孔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是责骂那些老而无德行的人,不过也常被人曲解为,“老人年龄大了,活得让人讨厌。”
现实中也的确有个别老人经受这样的遭遇,他们年龄大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也没法给儿女带来好处了,于是活成了一家人的“嫌弃”。
1:一碗水难端平,自叹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86岁的杨奶奶家住长沙某小区,身边有4个儿子,8年前自从没了老伴,就轮流由四个儿子照顾2个月。但自去年老房子拆迁后,换成半月一轮,就变成时常连饭也吃不上。
老人寻求记者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在镜头面前老人哭诉,曾准备好了绳子、农药真想走了算了。她想不通辛苦一辈子,这么一大家子人,本该儿孙满堂安享晚年,为何会过得如此孤单凄苦?
四个儿子中,老人和老三、老四关系相对比较融洽。一家人原本协商好了轮流照料,于是在老人的坚持下,就卡在了老三家不动了。老人执意要住在老三家,轮到其他家可以送饭来。如此一来,惹得大儿子和二儿子就不高兴了。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明眼嫌弃两家不善待老人,让邻居们笑话他们吗?
两家人送饭也就不配合,时常送上一顿饭,就忘记下一顿。即使把饭送过去,也是直接把饭放到门口,连门都不进,而是打电话让老人自己取。
刚开始时,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情况,腿脚不便,老眼昏花看不清,开门就把饭菜打翻了一地。看着散落一地的清汤寡水,老太太感叹道,“我活得连条狗都不如,她这就是喂狗啊……”
其实,她们婆媳间的矛盾也是日久积累起来的。早在大儿子娶上媳妇后,就因为管教小儿子,杨老太太就和大儿媳妇经常拌嘴。老太太回忆,那时她让大儿媳捡柴做饭,大儿媳就又吩咐小叔子去干,小叔子不干,她就骂懒虫;于是惹得老太太不高兴,争吵起来。
还有一次,老太太看到小儿子手里攥着纸条,是写的一些恋爱的话,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更惹得老太太生气……恩恩怨怨就在这样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积攒起来,杨老太太就对老大、老二看不惯,对老三、老四很是喜欢。
2:房子有了、票子多了,家庭却四分五裂了
直到去年老房子拆迁,以前的家庭矛盾还算暗流涌动,自从老人分得了150000元拆迁款后,兄弟间也彻底撕破脸。
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兄弟四个都分到了新房,但因为老人那15万被老四代管 ,就更惹来了老大和老二的不满。他们认为老三、老四和老太太关系亲近、得到的好处多,理应给老太太更多关照;而排行小的兄弟俩,看到老大哥都不照顾老人,更是满肚子委屈。
老人回忆想当初,老伴是医院食堂里的一名厨师,自己是药厂职工,俩人总共一个月才不到50元的收入,一家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过得其乐融融、团结和善。那时孩子们的房子,都是她老伴亲手建起来的。本来就计划好,等自己年纪大了,就每人几间屋分掉。
现在房子正好拆迁,每个人都分到了新房产,住上了高楼,家庭矛盾想不到却更深了。因为这多出来的15万拆迁款,一家人互相间充满猜疑。本来他们兄弟四个还轮流去照顾老人2个月,老房子拆迁后变成轮流在儿子家住半个月;如此一来,老人却成了烫手山芋。
清官难断家务事,总是各说各的理。在老大媳妇看来,自己16岁就嫁到这个家,如今60多岁了,总是任劳任怨,自己老公也是兄弟中最忠厚老实的一个,一些事情如果自己再不争取,就总是吃亏。
也就是在老大媳妇这种好强的性格中,带偏了兄弟们的感情。如今杨老太和老三、老四就感觉是老大没有带个好头。
最后老人决定谁也不依靠,拿着15万出去租房子,找保姆照顾自己。
一家人过成了四分五裂,这有钱有房算是幸福生活吗?养儿为防老,可如今自己本事没了,儿女却靠不上了。
3:那难以下咽的“喜寿饭”,是人生的悲凉和不舍
杨老太活得如此憋屈,这又是谁的错?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个老人的故事,说的是关于喜寿饭的。
故事是一位70多岁的苏老太回忆起自己的奶奶。那时,苏老太还是个几岁大的孩子,那年月比较艰苦,填饱肚子都很困难。直到有一年,奶奶带她去集市上买了从来没吃过的年糕,还有好看的衣服。
奶奶手里是从来都没有零花钱的,这次如此大方,引起了孩子的好奇。
后来,她看到奶奶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些老姐妹的家时,总是一改往日的泼辣腔调,变成了温柔的道别。那些老姐妹也是表情凝重、一脸惋惜地说“你不该吃那饭!”随着她们离开,那些老人都是含着泪,目送她们走出很远。
回到家中,苏老太的母亲埋怨老太太不该在集市上乱花钱,该买的衣服没买,却给孩子买了吃的和玩的。
苏老太的奶奶说,把钱花到孩子身上,心里更高兴。
随后,苏老太看到母亲给奶奶端来了一碗盖着肉片的米饭,奶奶含着泪吃完了那碗米饭,眼里分明含着太多不舍。
原来,那碗米饭就叫做“喜寿饭”,是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自己去集市上买来药和寿衣,家里人做好饭,老人自己把药掺进饭里,然后走向事先挖好的坟坑里,家人只需要等人凉了,再去填上土即可。
说这个故事时,苏老太感叹自己也到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该吃喜寿饭的年龄了,但感谢这个新时代,她可以好好地活着。
上面有4个儿子的杨老太,生活条件要比苏老太的奶奶好很多,却也在经受类似于吃喜寿饭那般的痛苦和煎熬。
人终有老去的时候,莫要在年富力壮的时候欺人老,等自己年老体弱时,也能体会那份无助和委屈。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也因为品德高尚,才吸引更多朋友和机会,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福报。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眼前是过得风光无限,但也总有日落西山的时刻,那时也会因无朋友相助变得凄惨,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