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养老金改革的实施,退休年龄进一步延迟,退休之后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问题。养老金是我国福利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进行发放的保险待遇。养老金的存在让很多老人能够经济独立,甚至还可以贴补一下子女。
近几年大家都觉得老人的养老金数额在减少,与物价不匹配,因而激起了很大程度的讨论。其实养老金的数额核定是很有讲究的,基本不会比退休之前的工资高,但是也不会差很搭。国家在养老金发放标准方面有非常细致的核算规则,根据每年缴费多少、缴费年限等等进行核算,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小退休人员的生活落差。
社保缴费有差异
想要知道自己退休之后能够拿到多少养老金,我们需要先对社保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用回进入到两个不同的账户之中,一个是个人账户,一个是统筹账户。对于每一个正常工作、缴纳社保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工作单位负责缴纳比较多的一部分,个人缴纳的部分比较少。
此前也有企业钻空子,不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只按照最低标准来交。202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将逐步落实不再有企业自己上缴,而是由税务部门统一代扣的企业缴税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按照员工的工资标准进行缴纳,而不是只能按照最低社保标准进行缴纳,这对于工资比较高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员工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才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当然如果不满也有一定的弥补方式,例如延迟退休,或者在当地相关部门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交齐15年的份额等。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能够领导的养老金,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三种的计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三种计算方法
1. 基础养老金,它也叫做社会性养老金,是养老金组成中的大头,取决于退休签个人平均缴费数和年限等。它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前一年省内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参保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将社保账户中的余额按照计发月份数进行平均发放,这个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就等于个人账户储存的数额除以计发月份数。如果计发月份到了,那么这份养老金也将不再发放。
3. 过渡性养老金是一种补偿性质的养老金,有一些人在社保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就开始工作和缴纳部分社保了,这部分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会低一些,所以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由退休前一年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乘上视同缴费指数和年限,再乘以1.4%。后两项可以理解为换算成的个人账户存在情况下缴纳社保的年限和指数。那么,工龄长达32年,年满50岁的事业单位女员工,退休能得多少养老金?
工作32年,50岁女职工能拿多少养老金
以50周岁事业单位退休女职工为例,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是5000元,如果她工作了32年之久的话,她退休之后每个月的养老金数额就是3727元,如果她退休之前的工资更高,这个数额也会随之提高。
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之后,除了养老金意外还可以领取一笔职业年金。这与个人工资高低有直接关系。退休钱这部分钱由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工资的4%,同样按照5000元的工资来计算,若按照195个月发放,每个月就可以多领取221元,相当于养老金总额为3948元。
养老金的金额也不是固定的。从2002年到2020年,我国退休职工的工资每一年都有一定的上涨,涨幅在5%左右。2021年退休职工的工资还将按照一定比例上调,争取做到按照现有职工标准对其进行发放,一定要匹配社会物价水平,以免引发养老困难问题。
结语
现在大家对自己养老金的计算都是一种估算,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工资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保政策又会不会出现新的惠民条款,还有自己退休之后的物价水平会涨到什么程度等。不过大家可以相信的是,未来我国不会出现老无所养的困局,每个人的退休金一定都是可以满足生活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