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看了一部电影,《喜丧》,说是喜,看完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虽然社会已经进展到高度文明的时代,但养儿防老这样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依然存在很多老年人甚至年轻人的脑海里。
在我们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父母都有这种思想,都认为子女是自己晚年的依靠,尤其是一些人,把儿子当做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不生儿子绝不善罢甘休。
1,儿子是唯一的传人
小杨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结婚的时候,婆家给的彩礼改口费什么的都让小杨特别有面子,但婆家也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小两口都要生一个儿子。
结婚没多久,小杨就怀孕了,做着各种检查的时候,婆婆就找人看过,是个女孩!
这让小杨备受打击,而且婆婆也有意无意的说,她对象是公职人员,如果下一胎不是男孩的话,以后就不好要孩子了。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要这个孩子。
但这是小两口的第一个孩子,小杨真不舍得。
纠结一段时间,肚里孩子渐渐大起来,想拿掉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也就生了下来。
果然是个女孩,公公婆婆虽然没说什么,却怎么看都不显得亲热。
在孩子刚半岁的时候,婆婆就经常拉着她丈夫在一边嘀咕,一问才知道,婆婆是催着他们要二胎,不但婆婆催,就是自己的母亲也跟着催。
小杨心里着实的恼火,但此时的她因为带孩子早已经辞职在家,娘家的经济也不好,而且那边哥嫂也不会让娘家补贴自己。
小杨在万分不情愿的情况下,又开始着手二胎的孕育,她感觉自己似乎就是一台生育机器,没有未来。
在社会上,女性从来都是软弱的代表词,古时的女人毫无社会地位,在挣扎了数千年之后,女人好不容易搏来半片天,但却又被婚姻家庭子女所拖累。
有的女性结婚前完全是独立的女性,结婚后一旦怀孕,身体的原因造成了诸多不便,一些男人就开始本性暴露,各种的侮辱女性,说她们只会在家里做吃山空,就是废物一个。
如果在那些重男轻女家庭中生了女孩,也是女性没用等等。
所以,无论结婚也好生子也罢,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经济实力,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一定要勇敢为自己出头,别真的相信,女人生来就是受气,生育机器的命运!
2.娘养十儿喜洋洋,十儿一娘无处放
很多女性也以为,有了孩子,自己晚年就有了依靠,但放眼现在社会,又真是如此?
林婆婆住的那片棚户区就要拆迁了,这是件好事,很多拆迁户一夜之间成了千万富翁,成了包租公,林婆婆的孩子也非常高兴,争先恐后跑过来嘘寒问暖。
林婆婆却不开心,从她小的时候就在这里住,找的老伴也是前排的邻居,两人青梅竹马直到死亡才把他们分开。
这里承载着她太多美好的回忆,但政府说拆谁敢说个不字。
可这拆了之后她住在哪里成了大问题。
她这套房子,拆迁办的人估算过,如果要房子,能分个两小套,如果要钱,也不过百十多万,比起那些郊区的拆迁户的待遇差的太多了。
她想要自己住一套,但自己有三个孩子,虽然只有两个儿子,但女儿也把话放下了,什么分家产只能是儿子有一份女儿没有,她不信那套,如果不给她,她就起诉老娘和两个哥哥,利益面前没有亲情,如果哥哥们不仁也别怪她不义!
林婆婆也不想偏心,但如果拿了钱,她住哪?
不管怎么样,女儿终究是嫁出去的外人,她不能住,
大儿子说自己家里房子小,二儿子说儿媳妇身体不好,那她能去哪?
林婆婆不愿意搬走,拆行办的人来了几趟,直接就把这事交给了林婆婆的孩子处理。
三个孩子也不管林婆婆同不同意,直接要了两套小房子,答应一人给妹妹十万块钱,这事他们就算商量好了,至于林婆婆,送到养老院,钱三个孩子平摊。
林婆婆还被蒙在鼓里,直到那天早上,三个孩子难得聚在一起来看她,说带她出去转转。
结果她就被送到了养老院里,谁也没给她一个理由,就这样离开了。
林婆婆坐在院墙边,懵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她推着自己的小车慢慢走向大门,紧紧抓住那冰冷的铁门,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生孩子的意义何在?不可否认,自古以来,孩子是家族衍生的继续,也可以是光宗耀祖的希望,但更多的,是养儿防老的保障。
但事实上,一百孩子中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归根到底,就是对孩子寄于太多的希望,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其把希望全部寄放在孩子未知的将来身上,不如现在好好的对待自己,趁着年轻能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真正快乐的事情。
当你摆正自己的心态时,你积极面对生活的磨炼时,你身边的人也会被影响,到时候不用你来说,该得的幸福陪伴自然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