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一福院:守夕阳,护桑榆,我们在一起
2021-02-03 15:58  浏览:33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上级工作部署,一福院自1月27日起,对生活区、医护一线人员实行封闭管理,采用14天轮班制,统一集中工作和生活。从白天到黑夜,365天*24小时,一福人一直都在,疫情之下更是涌现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儿子守国,丈夫守家,我守夕阳

1月26日晚上快十点钟的时候,许砚勤接听了一通电话,“好的,没问题”,挂断电话后,她简单收拾好一些换洗衣物。第二天一早,本来是第二批封闭的许阿姨准时出现在了岗位上。

原来,当晚黄浦区一小区出现确诊病例,住在此小区的护理员王阿姨赶紧将这一消息告知班长。面对一人无法到岗的情况,班长第一时间想到了许砚勤。

她没想过儿子在部队也不能回家,丈夫要独自一人在沪过年;也没想过前几天与老父亲、老母亲视频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时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去年许阿姨拿着“亲人勿念”和三位一福同仁在疫情期间坚守养老工作岗位的照片登上了上海发布,此时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亲人勿念!特殊时期,不能让奶奶们没人照顾”。哄阿婆们吃饭,陪奶奶们聊天、刷抖音,喂水、翻身、拍背、换尿布、护理鼻饲管……一切如旧。她说“这样也很好,今年过年,儿子守国,丈夫守家,我守夕阳!”

孩子的订婚可以推迟,老人们马虎不得

凌晨两点,一福院7楼生活区走廊,有一个娇小的身影在一间间长者居室巡视查看老人的入睡情况,看到老人们都睡得香甜后,她面带笑容地去护理台巡更打卡,她就是一福院的护理员穆玲。

如果不是疫情的警报再次拉响,穆阿姨现在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今年大女儿要订婚了”,小女儿也特地从国外赶回来,按要求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就等着父母从上海回家,一起参加姐姐的订婚宴。穆阿姨夫妻俩也满心期盼着,不过这一切都被疫情打破了。

封闭管理即将实施,穆阿姨非但没有犹豫,反而做起了家人的工作,“孩子的订婚可以推迟,关键时刻,老人们马虎不得”,女儿和准女婿也表示全力支持母亲的决定。得知夜班护理员无法如期到岗,本来做白班的她主动承担起了夜班的工作,白天也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年的一福“宅”院战疫有她,今年依旧应声答“到”,小小的身体,有着大大的能量。

特殊的春节,不变的坚守,只为桑榆

“妈,我今年春节也不回去了,疫情又有所反弹了,我要留在这里,陪院里的老人们一起过年,您也要保重身体,出行记得戴口罩啊!”正在视频通话的是一福院的方林医生,今年是他第二年同一福院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过春节了。1月21日,上海突现本土病例,一福院领导当机立断,暂停家属入院。面对突发状况,方医生果断放弃了回家团圆的念头,收拾好行李,时刻准备着。

虽然在院隔离,生活倒也丰富多彩,方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同爷爷奶奶们待在一起,观察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同他们谈心。晚上休息前,还能和院里的小伙们一起健健身,偶尔还能引吭高歌一曲,争做“K歌之王”。

只是今年新入职的吴医生眉眼间有着些许焦虑,通过闲暇聊天得知,吴医生的爱人在本市三甲医院的ICU工作,日常十分忙碌,自己刚上二年级的孩子又放寒假了。因为一个放心不下院里的长者,一个放心不下ICU的患者。吴医生的爱人只能克服困难,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正当吴医生为孩子担忧时,方医生主动提出,可以与她换班,让吴医生早日完成工作,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方医生和吴医生都是一福人的缩影,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一福家园一直都在。

【来源:上海市民政局网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发布人:004c****    IP:120.230.0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