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儿子每周都带娃探望父母,邻居夸赞,老人却说:别来了我没钱
2021-02-03 15:00  浏览:25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如今年轻人都喜欢奔赴大城市打拼,留下老父母在老家,几乎没有时间团聚,想念儿孙只能等待过年过节才能看几次。可是有一种啃老的孩子,同样让老人有些痛苦,他们看起来很孝顺,隔三差五就来看望老人,实际上却是“另有目的”。


一、“爸妈,我下周再来看望你们”,“没事别来,我们没钱!”

刘凯孩子都已经三岁多了,他和老婆在省会城市工作定居,房子还是刘父和刘母出钱买的婚房,耗费了两位老人大半的积蓄,让唯一的儿子成了家。

刚开始刘凯只是带着妻儿回家看看老人,小家庭刚起步,两位老人怕年轻人吃苦,于是每次临走的时候,刘父和刘母都会塞点钱儿媳妇手里。少则几百上千,多则上万,一年下来两人往家里跑几次,都能从父母那里收到三四万的“救济款”。


随着孙子的出生,两人往家里跑得更勤快了,因为孙子不需要两位老人带,再给点钱两个年轻人,刘父刘母也觉得理所当然。加上他们身体也还不错,还能依靠老手艺赚钱点,留下养老的积蓄,剩下的都给了儿子和儿媳妇。

可是随着年纪增长,收入慢慢变少,儿子一家三口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周都回去。周围的邻居都说刘父刘母享福,儿子和儿媳妇都很孝顺,经常回来看望你们。

可是刘父和刘母有苦说不出,每次孩子们来就是为了要钱,走之前不给一点就磨磨蹭蹭,明里暗里的哭穷示意。


这次听到儿子说:“下周再来看你们!”

刘父忍着气回答:“没事别回了,我们没钱了!”

二、这几种行为都属于“新型啃老”

1. 频繁回去老人要招待还要贴钱

有多少年轻人离父母家很近,甚至一家三口和父母同住,就能理所当然地让父母照顾自己。包饭包家务包住宿,孩子们偶尔没钱了还要补贴一点。

有些是经常回去看望父母,子女来了父母可能要做一顿丰盛的餐饮,临走的时候可能还要塞一点回去。这种无形中的啃老,让老人有苦说不出,甚至都没想明白哪里不对,积蓄却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少。


2. 让老人带孩子却不给生活费

还有一些夫妻没时间带孩子,就把孩子给老人带,老人愿意帮忙也没什么话可说,但是年轻人还是要体谅父辈,孩子交给老人带本来就是辛苦活,怎么还能不给钱?

孩子开销都很大,指望父母的退休金养孩子,那以后老人生病谁来负担?给老人一点私人空间,允许他们留一点自己的财产作为退路吧。

3. 把老人当成摇钱树

还有一些年轻人直接将父母的收入视为自己的收入,即使结婚以后,房贷车贷甚至孩子的教育费用,都找父母要。这样的啃老行为,对于老人的伤害特别大,毕竟大部分的老人收入都会逐年递减,没有那么多钱能接济子女了。


三、老人要如何避免被啃老?

1. 一定保留养老积蓄

老人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退路,无论是养老的房子,还是养老的积蓄,都需要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就不用担心子女不赡养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度过晚年。

2. 适当放手让子女成长

有很多时候不是子女离不开老人,而是老人总觉得自家的孩子在吃苦,要接济他们。实际上老人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安慰,毕竟老人如果生病了,子女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


3. 坚定地拒绝被啃老

在面对啃老的时候,老人应该要有自己的想法,拒绝被啃老。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是心软,啃老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孩子不是真的穷到揭不开锅,父母还是不要出手帮忙。子女好吃懒做,更加不能帮忙了。


发布人:004c****    IP:120.230.0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