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晚年生活幸福的老人,50岁之前都明白这三个道理!
2020-11-11 22:38  浏览:75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丨木棉妈妈

佛说:人生来就是苦的,哭着来,哭着走。


阿姨总这样说,邻居阿姨有两个儿子,老大家有三个孩子,大孙女上高二了,今年17岁,老大家最小的孩子才一岁多,老二家还有两个孩子。

这些年阿姨总是穿梭在老大和老二家帮忙带娃,阿姨难道不累吗?也很累,但是没有办法。

前年老二开大车还出了车祸,阿姨要帮着带娃,大叔呢则要打工替儿子还钱。

辛苦一辈子,谁都想晚年过得幸福、安逸,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那些晚年过得幸福的老人在50岁之前往往早就看清了这三点。


01、养老不能全指望儿女有些老人年轻时比较懒,不喜欢奋斗,总指望老了以后让子女养老,并且把养老的期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老家就有这样的一个邻家,老人也都不在了,年轻时总喜欢坐在门前的石头上跟人闲聊,两口子都很懒,家里有6个儿子,只给老大娶了媳妇,剩下的都讨不到老婆。

他们以为自己懒惰些,孩子勤快些,将来孩子可以自己娶媳妇,给自己养老,却没想到,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父母是什么脾气性格,孩子也是。

这算是特殊情况,就算子女也比较勤快,但是将来子女成家后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需要花钱,如果子女日子过得比较拮据,养老也不太现实。

趁年轻,多为自己年老时做打算才是正理,这样到了生活才更加自信,幸福,不会仰仗子女的脸色过日子。


02、不偏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些偏心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往往心里偏向的那个不孝顺,不喜欢的却会尽孝。

以前有个同事,她姥姥就很偏心,家产都给了舅舅, 老家拆迁的房子和房款也都给了舅舅,去年身体不好,需要住院做手术,这个时候给同事的妈妈打了电话,让同事妈妈出钱。

同事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一脸愤懑,感觉姥姥对妈妈太不公平了。


如果家里子女多,父母总是偏心乙方,那么晚年生活总会比较受气,一方面自己宠着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孝顺,而自己不喜欢的孩子,本身对他没多少感情,老了开口要钱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要说一碗水端平几乎没人能够做得到,但不能偏心得太离谱,如果太过偏心让子女寒了心,到晚年过得就比较惨了。


03、教育好子女老话常说:给孩子留金山银山,不教孩子生活,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但现实中很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吃苦,恨不得自己把苦都吃了,多做点,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给孩子留更多的财富。

富人家孩子吃苦,穷人家孩子富养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家境一般,又不懂教育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将来被孩子啃老能怪谁呢?

就像天津啃老男子逼死了母亲,大家都在谴责男孩儿的无情、不懂事,但是透过这件事也反映出来母亲教育的缺失。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你总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都听孩子的,那么将来等他长大要的东西你给不了的时候,会如何呢?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在将来他长大了没有自立能力的时候,该如何呢?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孝顺,而是家长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辛苦一辈子,每个人都期望晚年生活幸福、安逸,就像现在特别流行一句话:每个为幸福而奋斗的人都是英雄。

幸福不是凭空而来的,在50岁之前能悟出这些道理,晚年就一定能够过得幸福安逸。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


发布人:b57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