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西区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攻难点、补短板、创亮点,统筹各类资源,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通过民政部中期评估验收。
“驿站”“食堂”齐发力助老有所养。率先以日托+短期托养+长期托养的个性化托养方案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负担,使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截至目前,累计服务650余人次。同时,为破解老人就餐难题,先后投入894万元,2019 年建成9个中央厨房、19个爱老幸福食堂、41个助餐点,2020 年继续新建40个爱老幸福食堂及助餐点,打造"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极大的增强了广大老人对美好幸福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2020年7月1日爱老幸福食堂”复工以来,老人就餐总数为4.7万余人次,日就餐人数达461人。
“医养结合式”服务助力老有所医。为解决好老年人的医疗和健康问题,让每位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城西区以医联体为核心、居家为基础、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市级专业中心、区级养护中心、社区照料中心+N个农村老年之家”的“三级中心+N个老年之家”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入融合,截至目前,累计服务830余人次。
“综合式”养老服务助力老有所乐。坚持“以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以服务促进健康养老”,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一是为60岁以上特困老人和80岁以上社会老人,按照每月150元和60元的标准提供助餐、助浴、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家政等上门服务,全年为老年人开展上门居家养老服务9千余人次。二是开通了城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重点围绕老人吃饭、看病、照料等问题,为辖区老人开展了生活照料、互助养老、适老化产品租用等7类养老服务超过1.2万余人次,努力实现“人在家中坐,服务上门来"的效果。
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新模式助力老有所安。为了破解场地、人员等方面制约难题,城西区先行先试推行“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模式,把养老机构的“床位”搬到了老人家中,让老人在家中享受“无围墙的养老院”式健康养老,2020年在条件相对成熟的五个街道办事处共建设24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
【来源:夏都西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