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养老金的话题在群众中间,一直有很高的热度,毕竟关系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在今年确定养老金16连涨之后,很多人开始计算自己到底能够涨多少。不过,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压力将骤增。于是,有专家提出了"新方案"而江苏省已经率先开始进行改革。
分级增长,减轻养老金供养压力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养老金上涨自然是好事情,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未来供养压力会越来越大。众所周知,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人的人均寿命开始逐渐增加。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2.65名在职员工供养一位退休人员,整体压力不算太大,每年养老金还能小幅度上涨。
但是到了2050年,这样的情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22名在职员工就要供养一位退休人员。对于那时的员工们来说,压力确实太大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有专家表示,可以采取分级增长的制度。举个例子来说,养老金在2000元以下的,增长为10%;5000元以下的增长为5%;8000元以下的增长限制在5%以下。
事业单位员工拉高替代率
未来,在解决退休人员养老问题的同时,也会适当减轻国家供养的压力。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城镇养老保险替代率在50%以下,大部分地区都维持在42%的水平。所以的替代率,就是养老金占薪资总额的比例。从事实层面来讲,大多数退休人员的替代率,根本没有达到平均值。
在研究中,专家们发现原来是事业单位职工,拉高了替代率。因为他们福利待遇好,在缴纳社保的时候比例会很高。这也知道导致明明很多员工自费比例高,但是养老金的待遇却不如事业单位员工。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也会引发很多的不满。
从2005年到现在,全国养老金已经实现十六连涨,且多年涨幅达两位数。对此,姚洋作为北大国发院院长发表演讲表示:现如今中国社保的标准太高了,这是没办法长时间持续的,需要进行改革。
江苏率先改革,尽量保证公平
在不少人看来,事业单位员工本来工作强度就低,再加上福利待遇也好,哪里谈得上公平呢?因此,对于这部分人,应当采取的政策是:减少养老金的增幅,这样做才能保证适当的公平。事实上,很多省份已经开始了改革的行动,比如说江苏省。
根据该省份的最新规定,今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幅在5.4%左右,而事业单位员工的增幅被限制在4%以下。此举正是通过限制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增幅,来缩小同企业人员的差距。此外,北京则以5646元为分界线,超过这个水平线的每月涨30元,低于水平线的涨65元。
综上所,国家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上涨养老金,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保,坚持缴纳社保;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水平,给予退休人员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社保与我们的养老、看病、生育、失业、工伤等问题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积极缴纳社保,这样退休后就可领取相应的养老金,提高自己的养老生活水平。
总结:对于养老金的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做政策上的调整。虽然如今依然有不少人不满意自己的养老金上涨幅度,但也是比较公平、合适的方案了。你所在的地区养老金涨了没有?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科技的发展和财富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