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我们的退休养老金主要来源其实是我们的社保养老保险制度,也是我们的基础福利保障制度,其中职工社保养老是主体,城乡居民社保养老是辅助保障,形成一个全民社保养老的保障体系。
首先,职工社保的养老金要拿得多,需要考虑参保地区工资水平,参保档次高低,缴费年限长短三个因素。
我们的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和消费水平,也决定了平均养老金水平的高低,比如北上广深养老金水平在4000以上,三四线城市平均养老金水平1500以上,农村地区养老金水平1000以下,因此选择不同参保地区,对应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是不同的,而当下大多数上班族都是通过一二线就业城市参保,获得一二线的高养老金,来实现养老退休,而不是选择老家的社保参保获得养老金。
在职工社保中,我们也是划分不同缴费档次的,也是匹配不同工资收入群体,有不同的缴费基数和档次选择,最低档的是非全额缴费的60%档次,中档和高档的缴费档次则是100%和300%的缴费模式,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你积累的养老金也好越多。
第三个因素则是缴费时间问题,我们目前对于职工社保缴费时间最低要求15年,就可以符合退休养老金的领取资格,如果不够15年需要进行一次性补缴或者延长退休缴费来达到领取养老金的目标,缴费年限越长,领取的养老金越高,积累的越多。
其次,我们的另外一个社保养老选择就是居民社保养老保障,属于按年缴费的模式,有100-3000的缴费额度选择,部分地区也有高档次的一年6000缴费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额度参保,相对灵活,缴费压力小,而每一个档次都可以得到一个财政补贴,选择的参保额度越高,给予的财政补贴也是越高,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积累也就越多,可以提升养老金水平。
另外一个方面,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地区给予的居民基础养老金也是不同,一二线的基础居民养老金和三四线的基础养老金水平高,存在地区差异,因此选择不同的地区参保,也好影响居民社保养老金的水平高低。
最后,我们在考虑养老金规划之前,不要忘了优先配置社保医疗保障,这个是解决我们大额损失风险的关键,避免我们因病返贫,消耗个人储蓄和养老金,先解决医保报销,再考虑养老金储备问题,才是正确的保障顺序规划。
综上:养老金要拿得到多,其实就是参保地区,个人缴费档次,缴费年限长短的选择,参保地区工资水平高,参保档次高,参保年限越长,那么养老金就会积累比较多,最后退休领取的养老金也好拿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