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就算上半年全国上下都经历了一场“突发事件”,但是这依旧没能阻止全国基本养老金的“16连涨”。今年的养老金上涨如期而至,虽然在疫情冲击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下,相关部门正过着“紧日子”,但是我国百姓的民生保障水平依旧是不断提高。在“精打细算”的日子里,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是一点也没有“缩水”。
今年,全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上调5%,继2005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宣布上调之后,每一年,养老金上涨都没有停过。虽然有人觉得养老金上调幅度较低,但是今年依旧能如期上涨,还是让很多退休人员感到很满足!
在2005年到2015年中,我国的养老金上涨幅度都是在10%以上的,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就降至到了6.5%左右。从那之后,养老金上涨幅度一直维持在5%,没有上涨也没有出现下跌。
其实,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养老金能继续上涨着实令人宽慰。但是,随着养老金增幅的减少,退休人员还是有些不开心的。
现在,国内物价上涨,但是养老金上涨幅度却逐年下降,还有传闻称,明年的养老金可能不会继续“17连涨”了。所以,养老金的上涨,在这个物价大变的时代中,还是显得非常渺小的。
除了物价的上涨之外,还有一点,家庭收入“这笔钱”的减少。 现在,物价上涨,养老金上涨幅度降低,国人工资上涨却也上涨缓慢。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很多人失业、被降薪,在子女生活不稳定的时候,家庭收入自然就少了。
所以说,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在这些背景下同样显得有些少了。有时候,说不定父母还要拿着养老金“救济”子女呢。
为此,虽然今年的养老上涨如期而至,的确是让退休人员们松了一口气,但是“养老金再涨一些”依旧让很多人非常向往。毕竟,谁还会嫌自己拿钱拿得多呢?
就在退休人员还想着基本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再增多一些的时候,有一个消息引起了不少退休人员的反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退休人员工资涨幅相对较快”。此人认为,现行的社保系太“高大上”,一方面是缴费标准较高,另一方面是退休人员工资涨幅相对较快。
第一个观点,缴费标准较高,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因为现在有很多在职员工并不想缴纳社保,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每个月扣除的社保金额有点多。这一点能理解,但是还是规劝大家,社保缴纳是很重要的,关乎我们的养老、医疗等多项社会保障,若不缴纳的话,最终还是自己“吃亏”。
但是,说到第二个观点,退休人员就有“意见”了。专家认为,退休群体的养老金上涨太快了,平均下来要比目前还在社会工作的人的工资涨得还要快,“有点高了”!
专家认为,如果再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入不敷出、不可持续的现象,因为职工缴纳的钱可能都不够发老人的退休金了。对此,专家认为,应该对社保缴费进行分级管理。
这样看下来,虽然专家的话貌似是为国家考虑,因此才提出“养老金水平过高”的看法。但是,话说回来了,养老金上调是国家给予退休人员的基本保障,再怎么说,也不应该打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主意吧?
我们都知道,各地的养老金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一二线城市高一些,三四线城市低一些,退休人员之间的到手养老金差距也较大。若非说养老金过高,认为应该降低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话,又该调整哪类人的呢?
若调整拿得多的群体,要知道,他们的养老金到手多,都是在职时缴纳的年数多,或是缴费标准高等,为此,退休拿得多也是应得的。贸然降低,岂不是对这群人不公平?
若是调整拿得少的群体,就更不妥当了。现在,国家正想办法提高养老金之间的不平衡,若再降低这群人的养老金水平,恐怕会有更多的“问题”。
上文也说到了,现在的社会中,物价上涨飞速,很多退休老人可能唯一能保障生活的资本就是养老金了。而且,现在很多老人的养老金真的是不高,如果再降低的话,可能基本生活、养老都成问题了!那么,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