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里,农村迎来了快速发展中,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缩短,农民可享受的基础设施变得更为完善,农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更高。尤其是在一对一扶贫政策下,很多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在各地发展农村的同时,为了能规划农村、改善居民环境,也采取了一些“禁令”,以帮助农民更好的发展。只是很多地方却采取“一刀切”的政令,让农民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很多农民的利益遭到损害。
为此,国家在调查后,也因地制宜放开禁令,特别是这“5个禁令”,会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逐一放开,农民有福了。
1、摆摊放开
过去多年里,为了能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整洁,很多地方则是限制摆摊,农民受影响很大,毕竟他们都会种植果蔬,将其卖到城镇中。可随着禁令的到来,农民只好暂停摆摊。不过从去年6月开始,各地陆续放开摆摊,这让农民很是高兴。
2、禁养放开
从2017年开始,各地开展了环保政策,并划分了“禁养区”、“限养区”,一旦被画圈就要一刀切,农民只好改行。不过因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国家鼓励农民养猪,并让各地政府给予政策帮持,很多农民加入养猪中,这两年赚上大钱。
3、禁拆土灶
农民烹饪饭菜都是用上柴火,没有什么成本,田野中到处都是原材料。但随着电器、天然气的普及,很多地方为了在农村地方推广天然气,采取一刀切措施,将农民的土灶直接拆除。国家发现后紧急叫停,让农民自己决定如何烹饪。
4、燃烧秸秆
在过去,农民将庄稼地收割后,总会习惯性的燃烧秸秆,为土地增肥的同时也能杀死病菌。但各地为考虑环境问题禁燃秸秆,农民只能无奈遵从,但几年后的今天弊端来袭,病虫增多、出苗率下降等,因此个别地方已恢复秸秆燃烧,相信今后全国都能响应。
5、禁摩令放开
在90年代,摩托车一直是农民外出的主流代步车,但随着城镇的“禁摩令”,车辆无法进城骑行,很多农民上班、进城只能另寻他法。不过如今不少地方已放开禁摩令,有牌照、驾驶证、年检、遵守交通规则,那就可放开骑行。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禁令放开,让农民真正享受更幸福的生活品质,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