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婚姻成本很高,不但要门当户对,还要有足够的物质支撑。不单单是年轻人,就连老年人的黄昏恋附加的条件也越来越多。
这不邻居王阿姨,今年已经59岁了,退休前是一位民政局的领导,现在每月退休金将近五千元。
王阿姨其实自己已经单身好多年了,年轻时比较重事业,自然照顾家里要少一些,而且又是女强人的性格,对家里的事情都要自己说了算,强势的性格最终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就连孩子也没有选择跟她一起生活。
不过那时候王阿姨一心扑在事业上,感觉离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
如今她岁数越来越大,而且退休后也没有工作在忙碌了,一时间感觉特别孤单。看着别人老两口出双入对,她心里开始羡慕人家了。甚至有点后悔当初自己把好端端的家庭作散了。
她从55岁退休就开始找老伴,如今找了四年了,也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家劝她放低点标准,可是她总要守住这四个条件不放松:
条件一:身体健康最重要,不想结婚就做保姆。
王阿姨现在身体挺好的,而且平时还喜欢旅游,每年都要到外地去浏览大好河山。所以她就想找一位身体健康,而且也有相同爱好的男士为伴。
这样两人有时间可以一起去旅游,路上不但有人互相照顾,而且两个人的旅行也总比一个人的旅行快乐很多。
再说对方身体健康的话,平时也可以做饭收拾家务,能减轻王阿姨的负担。如果身体不健康,结婚了就要照顾病号,那这样的再婚不但晚年生活没有保障,还会让自己陷入操劳,这样的再婚岂不是自找苦吃。
条件二:要温文尔雅,最好还是领导岗位退休人员。
王阿姨退休前是民政局的副局长,她的做事风格比较强势果断,所以她也希望对方是领导岗位退休的。因为这样两人的共同语言要多一些,看待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肯定也相差无几,相处起来可能会更和谐一点。
如果两人差距太大,不但生活习惯,就连一些认知都会有分歧,所以很难做到琴瑟和鸣。
这其实和年轻人结婚要求的门当户对相似,毕竟两人在同一起跑线,共同语言会多一些。也不至于分歧太大,经常的争吵质疑对方。
条件三:要有独立住房,不能和儿女们一起生活。
王阿姨其实是有住房的,但是她也要求对方有住房。按她的计划,如果两人结婚后,是要住到男方的,毕竟中国的国情是这样的。
而对于自己的房子她也有打算,她会出租出去,然后把租金当作养老钱存起来。而这个钱是要提前说明白的,只能属于自己,不能属于两人的共同财产。
年轻人结婚需要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祝福,同样老年人结婚需要儿女们的支持和祝福。因为一家人同意婚事,那么以后的相处问题就会简单很多。所以王阿姨要求对方一定要和儿女们达成一致意见。
条件四:每月生活费两人分担,但是剩余的钱要自己掌管,而且婚前最好财产公证。
王阿姨属于女强人的性格,所以对于财产肯定也有很大的控制欲望。对于两人婚姻存续期间的财务问题,王阿姨是这样安排的,平时生活中的花销两人共同承担,生活外的花销,比如说亲朋聚会等人情往来要用各自婚前的积蓄,不能动用婚后的财产。
对于婚后的共同财产剩余部分,要全部归王阿姨掌管。因为王阿姨说自己特别善于理财,能够把钱款做到合理安排,让财产产生更大的效益。再说女人也比男人心思细致,正适合持家。
写在最后:这就是王阿姨的四个条件,也就是这四个条件,以至于目前都四年了,她还是孤身一人。不是对方的条件太高看不上她,就是她的要求太苛刻没人能满足。
其实对于王阿姨说的四个条件,我们也会看到合理的一部分,比如做婚前财产公证,避免有贪图对方钱财的嫌疑,还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和祝福,可以避免以后发生事端。
但是要求对方是领导岗位退休就有点不可理解了,爱情不是买卖也不是交易,虽然门当户对更好,但是也不能建立在这种有门第偏见的上面。还有要求自己掌管钱财也有点霸道,能看出来王阿姨虽不是贪财之人,毕竟自己提出也要掏生活费,但是她的要求却让人觉得太强势。
通过分析我们也就明白了,王阿姨为什么总也遇不到满意的人。这四个条件要完全符合的,恐怕全国也没有几个,如果王阿姨不进行改变,那么估计到老都不会如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