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微梦妈咪(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独生子女习惯了“唯我独尊”,为人自私自利,往往都很“豪横”,俨然就是家里的“小霸王”、“小公主”。无论是为了孩子有人陪伴,还是为了减轻孩子将来的养老压力,不少家庭选择生“二胎”。
有人却算了一本“二胎成本账”,直接表示 ,生“二胎”?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也是年轻父母的真实心声。
不用等20年,“独生”和“二胎”的差距就会凸显,不单是经济条件
方梅生了二胎宝宝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增加。宝宝的奶粉、尿不湿、婴儿用品、衣物等,都是一笔较大的支出。更不用说生活中无形中增加的水费、电费,还有宝宝时不时生病的就医费用。只要涉及孩子,就永远有算不清的经济账。
除此之外,方梅因为有了二宝,没人帮带孩子,也请不起保姆,只能自己辞职在家带孩子。原本她以为有了带大宝的经验,带二宝自然会毫不费力。但是,既要带二宝,又要兼顾大宝,半年不到,方梅就瘦得变了样。
方梅当了全职妈妈,面对一家人的开支,老公的压力自然也就大了,加班熬夜的现象就比较常见。他回到家就是倒头大睡,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越来越少,简直形同路人。
方梅想起只有大宝时,家里的经济条件算不上优越,但是也很小资,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就会带着大宝出去玩。但是有了二宝,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经济上也是捉襟见肘,和老公的感情也变得淡薄,这让她后悔不已。
“独生”和“二胎”,不用等20年,就会凸显差距,而这不单是经济条件,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养育成本”。如果没有权衡好养育“二胎”的成本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就会出现“生得起,养不起”的局面,让“二胎”家庭苦不堪言。
“独生”和“二胎”的差距体现在哪?三方面不容忽视,看看你知道吗
1)物质上的差距
老一辈人总会认为,以前的年代,一个家庭几个孩子,物质条件再艰苦,照样把孩子养大了。所以,大部分的老人都鼓励年轻人要“二胎”。但是,以前是以“散养”孩子居多,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有饭吃有衣穿,就算是养活了。
现在不一样,年轻的父母要考虑二宝出生以后,能否为两个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如今养育孩子的成本并不低,家长也都竭尽全力,只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往往就需要金钱作为支撑。
从如今的社会现状来看,现代家长的育儿观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养育孩子不只是吃饱喝暖的问题,还要注重质量,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要让孩子见世面、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格局。现代父母生“二胎”,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经济压力。否则,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就会拉开差距,将来的人生也会产生差距。
2)家庭教育的差距
父母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宝和二宝长大后有人作伴,在将来人性淡漠的社会,不会感觉孤单。但是养育孩子,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才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如果不能施以较好的家庭教育,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弊端。
“重视孩子早期的教育和陪伴,会是父母一生最划算的投资。”父母在有了二宝之后,一定不要忽略大宝的感受。这就需要父母把握好一个度,正确处理好大宝与二宝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一旦父母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破裂。
3)教育成本的差距
若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精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教育投资所带来的压力并不是特别大,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承担。父母还会有多余的精力带孩子出去游玩,增长见识。
生了“二胎”之后,也就意味着父母投入的教育成本将是双倍的,这无形中也为父母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父母只能更加努力地赚钱养家,尽量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减少,家庭教育就很难顾及。
无论是选择“独生”,还是“二胎”,都要涉及养育孩子的成本支出。所以,在选择生“二胎”方面,并不能盲目,应当综合经济条件、自身精力、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真的不用等20年,“独生”和“二胎”的差距就会很明显。
PS: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