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养老已经是每家每户绕不开的问题。我国的老年人可以怎样养老呢?这里有三种方式。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养老。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养老方式。腿脚利索的老人可以独居,自己照顾自已。而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就需要子女照顾了。如果子女真的分身乏术,没有办法亲力亲为,就只能选择聘请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
小编粗略统计了一下各城市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情况,发现很多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都在4000元/月以上,并且是在雇主包吃包住的情况下;北上深等地的家政服务费甚至可以超过6000元/月。
除了费用问题以外,子女可能也不放心把年迈的父母留给家政人员独自照顾。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算是最专业的养老方式,目前很多养老院都是医疗+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不过,机构养老的费用也比较高昂。以北京为例,老年人想要住进条件比较好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每月差不多至少要支付5000元;条件差一些的养老机构,月费用也基本超过3000元。而数据显示,去年北京企退养老金平均水平为每月4157元。
另外,就算老人们付得起费用,也很可能住不进养老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5388万人,而各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只有不到750万张,也就是说,平均每1000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多张,只有3%的老年人能够住进养老院。
不过,为了解决“一床难求”的困境,2018年年底国家就降低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预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加速养老服务的发展。
3.社区居家养老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就是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所在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专业养老服务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与前两种养老方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算是最人性化的方式了,既能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又能让老人得到专业的照顾。
早在2018年11月,国家就曾发文称: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对于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对于老旧小区,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加强社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随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响应号召,纷纷推出相关规范要求。
与此同时,更多的配套养老办法也在积极探索中。以北京为例,最近西城区民政局通过近一年的探索试点,创建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了专业、优质的服务。目前西城区民政局已出台相关暂行办法,明确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补贴标准等内容。
其实,不光是我国面临养老难题,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难题。据了解,住在日本养老院一年的花费可以高达560万日元(35万人民币)左右。在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英国,一般人也住不起租赁式养老公寓,大多数英国老人也是选择社区居家养老。
目前看来,如果我国各地社区居家养老能够稳定发展,这种养老方式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综自度小满金融(有钱花)
康波财经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