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公务员的职业年金不是按照工龄发的,而是与公务员实际缴纳职业年金总额和计发月数有关,与职业年金总额成正比,与计发月数成反比。
2014年10月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在退休之后,可以按月领取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和单位共同缴纳,其中,在职工作人员将按缴费基数的4%缴纳,而单位按照8%缴纳。比如,目前我的职业年金缴费基数大约为8500元,所以我个人每月应该缴纳职业年金8500×4%=340元,而单位应该缴纳680元,每月总额为1020元。从2014年10月之后开始缴纳,目前账户当中职业年金总额大概为6万多元。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年金计发月数不是根据工龄来的,而是根据退休年龄来计算。我国的职工退休年龄主要有三种:女工人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0岁。三个退休年龄对应的职业年金计发月数分别为195、170、139。即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70个月;而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那么,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每月可以领取多少职业年金呢?其计算方式就是:每月职业年金=账户职业年金总额÷计发月数。以下图所示中这位50岁退休的女职工为例。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为21115.84元,计发月数是195个月,所以其每月可领职业年金为21,115.84÷195=108.29元。
当然,职业年金除了按月领取之外,如果出国定居也可以一次性领取;如果死亡,也可以由继承人来继承。
综上所述,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不是按照工龄来发,而是按照退休年龄所确定的计发月数来发放,其每月发放的多少与账户当中所缴纳的职业年金总额成正比。职业年金虽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有,但企业人员也是可以缴纳的,只不过叫法不同,企业人员缴纳的年金叫企业年金,也是可以作为对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