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边很多的便利店都是用来养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通过对身边便利店的观察,除去一线的新型便利店品牌,其经营人大都是在30岁以上,这些人大都是有了孩子的,并且这种情况较为多见的还是在县城以及农村。便利店就像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也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处。
此时,其实便利店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生存,说他们是用便利店来养老也不为过。而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便利仔便利店一、趋于成本支出原因
对于一部分传统便利店店主来说,他们大都喜欢将店铺的位置设在自己家,想要避免较高房租所带来的成本支出,一家店铺除去货物以及设备的成本,剩下占比较多的就是房租。因此,对于大多数店主来说,便利店的选址是他们比较头疼的事情。尤其是传统便利店的利润空间较低,依靠有限的服务体系,很难让消费者产生较高的“粘度”,回头客比较有限。
二、趋于现实的原因
不得不说,越往小城市人们就越追求稳定,通常都会希望子女就业于事业单位以追求稳定的收入。而便利店作为线下较为简单的业态,通常都是追求稳定的选择,如果能有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便利店在家门口做生意,既能够满足日常开支,还能够照顾亲友,这也是大多数生活在县城和农村人们的想法。
便利仔便利店三、消费能力跟不上
不像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一些在社区内生活的老年人都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但国内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是公认的,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们依然在温饱线徘徊,他们对于商品以及购物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对于环境的优劣接受能力较强,主要倾向于对商品性价比的需求,常常能够被一些打折促销活动吸引。
因此,便利店发展依靠逐年上升的消费能力,但是在一线城市饱和程度较高的环境下,大多数便利店依然徘徊在传统便利店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