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凭借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华夏民族一路从奴隶制王朝发展到封建王朝再演变至今。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无数被时代淘汰的金科玉律,但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让我们看到了无数历经时代洗礼如今仍在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时代的辉煌总是由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同铸就,而一个王朝盛世背后更是离不开忠臣良将的倾心辅佐。谈论“开元盛世”绕不开宰相宋璟,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为官之道可谓是官僚之楷模;说起“仁宗盛治“你或许茫然,但你一定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耳熟能详,范仲淹为国为民的胸怀可堪官僚之表率。
即便在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强盛仍要依靠无数为国效力的政府官员,也即如今的公务员。如今条例清晰,各种规章制度的确定既让公务员能发挥职权为民谋福祉,也能限制权力的私有和滥用。但随着人权意识觉醒,国家在退休公务员的养老问题上有了更为人性化的政策措施。
那么古代的官员在退休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离开朝堂之后是身居闹市做个富贵闲人还是归隐山林当个林间老叟,这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其实翻开史书,不难发现,古代绝大部分官员退休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追求落叶归根的心灵归宿。
一、落叶归根到底是何缘故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根“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落叶归根不仅是传统文化习俗,更是每个人身体和心灵最后的归宿。据记载,楚霸王项羽率军攻占咸阳后,劝他定都关中的谏言多不胜数,但项羽对故乡的情感十分浓重,说:‘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才慢慢有了衣锦还乡的说法。
年轻时向往追寻天之涯海之角,年老却渴望回到故乡,吾心安处是吾乡,不管是官员也好,百姓也罢,在外闯荡日久心中惦念的总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而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这种思想尤甚。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科举制度创立之后,读书人的地位不断升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也因此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从而入朝为官成为了古时大多数人的理想。
苏秦年少聪颖,与张仪、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弟子,志向远大的他一朝确定从政便干脆利落变卖家财,而后开始了他的游说各国之路。但他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仅遭遇过秦惠王的言辞拒绝,还在回家后面对家人的冷遇,但苏秦并未放弃,更加发奋学习,终于“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后家人都笑脸相迎。这个故事直白而深刻地体现了一个人由于读书、做官而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以改变。
读书、做官除了可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之外,还能够”光宗耀祖“,为家族增添光彩,光耀家族门楣。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传统,让官员们在退休之后选择回到故乡。
此外,在古时葬入祖坟、牌位进祖庙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只有品德不堪之人才会被删去入祖坟的资格,所以即便由于意外客死异乡也会让家人将自己的棺椁运回家乡葬入祖坟,牌位进祖庙受后人供奉祭拜,这样的思想便是古代官员也不能免俗。
二、退休之后为国尽心
官员辞官回乡之后都干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让许多人都十分好奇。其实对于忙碌了一生的官员来说,让他们彻底放下关心了半生的民生国事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古时人多以读书入仕途,一些官员致仕后往往在家辛勤笔耕,著书立说,希望能够传达自己对各事各物的独到见解。而经历丰富、见识广博的他们往往会主动或受邀担起昌明家乡文道的责任。开办书院、私塾是最常见的选择之一,不仅可以为社稷培养人才,也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笔支持生活的收入。
明成化、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李敏因故致仕后在家乡襄城的紫云山麓修建了书院,并大方捐赠家产当作书院经营的费用,还时常请来大儒学者等讲习义理,教育乡民。此书院后被明宪宗朱见深赐名为紫云书院。
像李敏一类的官员非常多,教书育人成为很多退休官员的选择。甚至不少官员在退休后仍有一定影响力,与当地在任官员联合协作,将家乡的文教事业发展壮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这便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了。
三、依靠耕种补贴家用
与当今社会不同,古代对于官员的退休保障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各个朝代各有不同。按照官员的等级划分,基本都是高级官员保留俸禄发放,或者按一定比例减少发放,逐级递减,直到较低等级的官员将没有任何银钱收入,有的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补偿,但更多的是朝廷不再关心这批官员的生活。
这些官员在离开官场以后俸禄停止发放,一切生计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而并非所有官员都生于官宦世家,还有部分长于乡野的寒门子弟,没有家族的支持,他们退休后能够获取收入的途径有限,因此通过农耕来补贴家用是这些官员的不二选择。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大多数家庭的都是依靠土地来维持生活,一切家用都源自于土地的收成,土地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赖以生存的根基。退休的官员选择耕种为生,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也促进了国家的粮食产量和收入。
结语:
中国的古代时期长期由封建帝王统治,等级制度明显,阶级差距大,而且权力漩涡深沉。也许在众人眼中还光鲜亮丽,却已成为了皇帝或其他权利集团的眼中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结局往往是家族败落、惨淡收场。
官场也是最大的名利场,其中各个权力集团利益牵扯不清,官员稍有不慎就有被罢官贬职甚至丢掉性命的危险,因此有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都会上呈辞官,回到家乡享受安宁的生活,远离官场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