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35岁40岁,人们对医保的关注度普遍变得越来越高,工作十几二十年了,年轻的时候仗着身强力壮不在乎身体的,到了这个年龄,各种小疾病、慢性病逐渐找上门来了,这个时候医保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比养老保险还要重要很多。
小百科在这里先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买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也就是过去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都要比商业保险划算得多。即便商业保险吹嘘得多么天花烂坠,购买医疗类保险也要遵从先社会医保再商业保险的思路,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对于不在企事业单位上班的职工来说,到底是购买灵活就业的职工医保划算还是居民医保划算,小百科这里建议,没有必要执着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两大优势和对其有利的三个预测,看完您就明白了。
01两大优势
优势1:缴费价格低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保一般是按照社平工资为基数的,缴费比例一般在5%左右,医保年缴费都在3000元以上。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有的地区以社平工资60%为基数,这样算下来一年在1600-2000之间。而居民医保缴费金额很少有到四位数的,不少地区都在300元以内,一些分档缴费的地区,按照高档缴费也就七八百一年。一边是一年3300元,一边是一年300元,每年都差3000块,对打工人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优势2:报销比例性价比要高于职工医保
好多人会说,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才50%左右,职工医保都到了80%,都差出来30%了,所以就算多交钱,那也肯定是职工医保更划算。这种说法放在2015年之前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却未必准确。主要原因就是2015年左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后,国家对居民医保开始建立了大病保险政策,大病保险是将基本医保报销完成的部分再纳入大病保险进行二次报销。
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大病保险起付线很高,一般得1万元,我住院花三五千元,都到不了起付线。没错,但是咱们若是偶尔住院花个三五千元,更没有必要为了这一次多报销一两千而每年多缴纳一两千的医保费吧?况且,居民医保就诊医院越低报的越多,花三五千元住院的,一般也不是大疾病,完全可以选择在二级医院、也就是区县级医院治疗,这样报销的差距就小了。
02三个预测
预测1:居民医保政策必将省级统筹
什么是省级统筹,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省的医保政策是统一的。现在的医保政策是市级统筹的,比如都是山东人,临沂和枣庄尽管接壤,但医保政策却不一致,这就导致了相对贫穷地区的居民医保政策比富裕地区的待遇要差不少。目前全国市级统筹已经基本实现,预计会加快省级统筹的步伐,目测最快五年后就会在大部分地区实现。省级统筹实现之后,对于落后地区的居民医保来说,是非常划算的,可以和发达地区享受同样的待遇水平。
预测2: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必将取消
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已经发文取消了,毕竟居民医保个人账户本来就是个不科学的设置。预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也将在未来五年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发展这么多年并未起到共享与互助的作用,反倒成了一种工资福利的感觉,这也广大职工来说肯定是不愿意取消的原因,但目前的个人账户确实与医保的精神并不相符。个人账户可以说是企业职工医保对比居民医保的一大重要优势,假如这个优势没有了,居民医保的性价比显得更高了。
预测3: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终将合并
用一个医疗保险覆盖全民估计是上层制度建设的必然取向,也就是最终目标,当然五年内肯定不会实现,但是长期来看必然实现。有的人会说,企业职工一个月缴费好几百,凭什么和一年缴纳200元的居民一个待遇?
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反过来看看,同样是一个单位的职工,高管的缴费基数10000,职员的缴费基数4000,除了个人账户有区别之外,报销比例并无区别,对高管来说公平吗?大家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因为医保本来就是个共享共济的产物,大家一起筹钱给生病的人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制度合并没什么不合理的。这样的话,购买居民医保就更靠谱了,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您觉得呢?
以上是小百科个人观点,您支持还是反对?反对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您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我是社会保障小百科,专注解答小伙伴社保医保、劳资就业的疑惑,有难题或疑问请(关注我)留言,小百科将逐一认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