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直以来社会上一直都在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儿女双全的家庭中总是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很多长辈都觉得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只有儿子才能够在身边替自己养老,可直到晚年才明白自己做错了。
01"养儿子和女儿差在哪?生场病就懂了",老人心酸:真相和想象不一样
王大妈一对儿女,由于她从小在原生家庭就不受待见,自己生了孩子之后自然而然对儿子更加照顾,总是忽视女儿的感受。老伴走的早,她就从小教育女儿要保护自己的弟弟,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让着他。等到女儿上高中的时候,即便孩子成绩优秀,王大妈也狠心让她辍学,外出打工资助弟弟。
在姐姐的帮助下,王大妈的儿子顺利毕业了,出来工作之后很快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每天都忙的团团转。看到儿子事业有成,王大妈见人就夸自己儿子能干,反而嫌弃女儿挣不到钱,而她却忽略了女儿由于学历低发展有限的事实。
由于得不到妈妈的尊重,女儿最终嫁到了外省,对此王大妈还抱怨了一大堆:你看,闺女就是没用,留不住!后来儿子娶媳妇了,王大妈就专心帮小两口带娃,家务活带孩子全包了,等孩子上了小学她更是每天负责接送,终于在一次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骨折了。
王大妈骨折之后需要人照顾,没想到儿子儿媳都说自己没时间,最后还是打电话把在外省的女儿叫回来了。女儿回来之后半句怨言都没有,把母亲伺候的很周到,王大妈的儿子儿媳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姐姐,两口子不现身不说还不准孩子到医院看望奶奶。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王大妈彻底悔悟,和同病房的老人叹息道:"养儿子和女儿差在哪?生场病就懂了!"看到忙前忙后的女儿,王大妈说:真相和想象不一样!
02为啥老一辈人普遍重男轻女
1、男性社会地位高
自古以来男性的社会地位都比价高,不管在职场还是家庭中都有绝对的发言权。正因为如此,很多女性婚后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生儿子,甚至还有"母凭子贵"等封建说法。其实这也是因为社会风气导致,在老一辈人的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2、认为女儿要外嫁
民间常把女儿比喻成"泼出去的水",言外之意女儿嫁出去之后就再也不用回来了,与娘家毫无关系。带着这种心态,很多父母都觉得培养女儿"没用",还不如把资源都倾注在男孩的身上,说不定将来会获得回报。
3、认为男孩可以养老
除了思想上的原因作怪,很多父母之所以偏向男生,是希望儿子能在晚年替自己养老,觉得女儿始终要外嫁,难免照顾不到父母。
重男轻女的 封建思想存在了千年,到如今依旧有个例出现,不知道你是否体会过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