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和帝王告祭的神山,并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由秦始皇开始到清王朝覆灭,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因此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武王伐纣重赏功臣,子牙受命分封之责
众所周知,武王伐纣并建立存世近800年的周王朝,而“牧野之战”就是灭亡殷商的最后一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暂且不说商王朝最后一任统治者纣王的荒淫无道的秉性是否真实存在,但王朝兴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对前朝的偏颇评价,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以及一些考古、甲骨文等的接连发现,揭示了商朝存在着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虽然没有说到他的姓名,但后人猜测这个人很可能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而那些所谓的荒淫无道、嗜酒成性等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君主而言都不算什么,说他害死忠臣之类的话也很可能是后人因为偏颇评价和以讹传讹才造就了今天我们心中所想的纣王。
言归正传,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攻下殷商的都城镐京,灭了荒淫无道、沉迷酒色的纣王,建立了历时近800年的周王朝。由于大臣们对开国有功,武王思来想去,决定以分封领地的方式对开国功臣进行奖赏,心想这样一来,既显示了他武王的慷慨,又能说明他对大臣们的信任;既能考验大臣们对自己的忠心,又能轻松自在地做自己的周天子。如此一来,武王就将分封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军师姜子牙。
姜子牙想独据泰山,不料遭受黄氏兄妹双重打击
姜子牙觉得泰山气势雄伟、不风景秀丽,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想独据泰山。可谁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贴身保镖黄飞虎大将军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划归自己名下,正在两人起争执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亲口允诺的,姜子牙心想:“黄妃是武王最宠爱的妃子,既是宠爱,那黄妃岂不是一个翘首翘姿就把武王迷的神魂颠倒了,这该如何是好呢?一个有护驾之功,一个有武王撑腰,哪一个都惹不起啊!也罢,权且顺水推舟,作个人情吧!”
于是赌气道:“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各凭本事吧,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
两黄一听,便不再嚷嚷,飞虎心里不禁窃喜:我这身板,这泰山指定是我的。
黄飞虎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由于仰仗他的玉麒麟,日夜兼程,不久就到达了泰山。而黄妃本身就是一个弱女子,单凭体力是没有可能胜算的,于是她想出了一条妙计,在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的向泰山赶来。
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他见黄妃姗姗来迟,便对她说:“不行就是不行,别逞能了,这回你应该服气了吧?”
不料,黄妃指着玉皇顶说道:“你看!”
只见黄妃一只绣花鞋端端正正地放在石坪上。也不管谁先到达的泰山,此时的黄飞虎已经是怒火攻心,被妹妹气得满脸通红,像是烧红的烙铁。
一旁的黄妃自知纸里包不住火,于是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道:“咱们兄妹也不要争执了,本该你敬我让,不分你我才是,这样吧,我住山上,你住山下,咱们共管泰山总可以了吧。”
黄飞虎本想着自己能独据泰山,哪曾想会有妹妹这出,又听到妹妹这么一说,心中不由得想:你耍诡计在先,说的跟我怎么着了你似的!
此时姜子牙赶了过来,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