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老财经常和朋友聊养老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思路,文章得到很多朋友的喜欢。但有些人,总觉得这种分析思路是他独有的,很多内容都是公开信息,来自于网络,怎么就成你们家的呢?每天都在看别人写的东西,自己改一改发出来,有点让人无语。
今天我们来继续说说养老金,聊聊城里退休老人和乡下老农民,养老金调整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客观地分析,不代表引发任何的争论。
城里退休老人,三结合调整原则
城镇退休职工,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专门针对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养老保险。按照缴费比例,单位缴纳16%进入统筹,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在退休的时候,成立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
基本养老金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了。其实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和个人上班时候的工资相关。
到了退休以后,领取了养老金,国家会每年上调,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实现了17连涨。在调整原则上,国家先确定整体比例,然后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三个结合调整。
定额调整就是阳光普照,人人有份。
挂钩调整就是和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年限越高,也就是工龄越值钱;养老金挂钩比例越高,说明今年就涨的多。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艰苦地区的老人等等,多增加一些养老金。
举个例子:四川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整体的比例是4.5%。
定额调整:四川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2元。
挂钩调整:养老金水平挂钩为1.3%,工龄挂钩调整标准为15年及以下部分,每满一年增加0.7元;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1.8元。
高龄倾斜: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满80周岁不满90周岁、满90周岁及以上”三个高龄段分别增加35元、65元、105元。
具体到每个人,按照方案进行调整,大家涨得不太一样,有的一二百,有的两三百。
乡下老农民,跟着国家政策和当地补贴来
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农保);2011年,国家建立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乡下的老农民,如果交了养老保险的钱,参加的是城居保。
60岁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也是分成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的缴费情况,而基础养老金则是由国家、政府全额补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政策等,在国家规定的最低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国家规定的最低基础养老金最开始是55元,2015年上调为70元,2018年变成88元,2020年变成93元。
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能多涨的就多涨,不能多涨的,就按照实际能力来。
一个好消息就是,湖北、上海、广西、北京、山东、甘肃等地今年已经提高了农民养老金的水平。
最高的是上海,增加了100元,从1100元涨至1200元;北京涨了30元,变成了850元,这两个地方比较好一点。
大多数地方,今年涨了5-10元。比如山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8元,由原来的142元涨至150元。湖南从208元,涨到了218元。
部分地区农民养老金调整
综合来看,城里退休老人和乡下老农民参加的不同压力保险体系,因此养老金调整方式是不一样的。
【交流】欢迎说说你的养老金调整了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