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希望等到年老以后,孩子能够孝顺自己,然而有时候却未必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比如我的邻居张大爷,他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76岁老人被儿子塞进养老院,哽咽哭诉“生儿子还不如生个女儿”
今年76岁的张大爷和爱人只有一个儿子,作为三代单传的“独苗”,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是生长在蜜罐里,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在张大爷和爱人的宠溺下,不可避免地渐渐养成了骄纵的性格,成为了家里的一名“小霸王”。
不过好在张大爷的儿子在学习方面比较争气,成绩一直很不错,硕士毕业以后还在大城市落户安家,成为了远近皆知所谓“有出息”的孩子。
而张大爷老两口对于自己的儿子自然也是极为满意,虽然孩子在其他城市落了户,一年也回不来一次,但是老两口仍然是非常自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本是应该享清福的时候,张大爷的老伴却突发恶疾去世,只留下了张大爷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
老伴去世后的前两年张大爷身子骨还算硬朗,所以一个人虽然孤独点,但还算是过得下去。可直到去年张大爷生了一场病之后,身体是越来越差,就琢磨着让儿子把自己接过去养老,谁成想却遭到了儿子的断然拒绝。
甚至之后还不顾张大爷的反对,强行将张大爷“塞”进了当地的一家养老院,张大爷是有苦说不出。在住进养老院之后,张大爷眼看其他老人的女儿隔三差五就过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却一年也不见个踪影,不禁经常哽咽,忍不住地向周围的老人哭诉“都说养儿防老,早知道当初还不如生个女儿”。
生儿生女养老有区别?可能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其实很多老人可能都像张大爷一样存在着这样的偏见,认为生儿生女在养老方面有区别,孩子孝顺与否和性别有关,可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之所以出现张大爷这样的情况,与孩子的性别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可能在于老人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之所以张大爷的儿子没有将其接到家里养老,与张大爷夫妻二人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溺爱是分不开的,孩子性格骄纵,自然也就不懂得感恩,不明白父母含辛茹苦将自己养育大有多么辛苦,等到家长年老以后需要孩子赡养时,却发现孩子对自己不管不顾,冷漠地将自己送进了养老院,可是一切已经追悔莫及了。
另外有的老人还迷信于“养儿防老”的说法,认为儿子才能为自己“养老送终”,女儿嫁了人就像泼出去的水,有着很深的重男轻女思想,深深地伤害了女儿。可实际上如今男女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女性在职场上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为父母养老不存在任何经济层面的问题。
所以综上生儿生女在养老方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教育方式,做好引导,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懂得孝敬自己。
想要让孩子懂得孝顺,家长应该这样做
1.从自身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想要让孩子懂得孝顺,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以身作则,使得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为孩子做好榜样。
2.避免溺爱
此外家长还需要避免溺爱孩子,使孩子明白作为父母的不容易,引导孩子懂得感恩,尤其在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之处,有意识地为孩子培养一颗感恩之心。
3.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最后家长还必须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虽然家长与子女之间血脉相连,但是彼此反目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家长要想等老了以后孩子能够孝敬自己,必须要注意自身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好彼此的亲子关系,否则等孩子长大以后,对于家长感情淡薄,自然也就不愿意孝敬父母。
歪妈结语:
孩子的孝顺与否,与性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正确与否。而孝敬父母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有必要将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做到以身作则,使孩子也成为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类似于张大爷这样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