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人民日报主任记者 陆娅楠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 朱青 嘉宾:人民网强国论坛主编 张桂贵
主持人:我们下去调研的时候,说到减税降费,企业说自己觉得收获感最大的,还是社保缴费的减免,都觉得这个真的很实惠,而且感觉立竿见影。为什么企业会有这样的感受?
朱青:社保,原来我们叫五险一金,一金当然是住房公积金,现在很多小企业也没有住房公积金,但是五险过去都得缴,因为是强制的。从今年开始我们叫四险,就是把女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起来了。在四险当中目前缴费率最高的就是养老保险,企业缴纳这块全国不一样,高的像我们北京过去19%,东北地区有的过去20%,有的比较低。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自疫情来了以后,再让企业交19%,它按照工资总额交19%,企业这块觉得压力大,现在国务院出台,今年企业养老从19%降到16%,一下降了3个点。这样对减少企业负担,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有的地方还缓交。减税降费,社保特别是养老这块,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企业感觉到确实减了很大的负担。
主持人: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担心,我们现在这么大幅度的降低养老金的缴费比例,是不是会影响到养老金的最终这部分,我要提取养老金的人怎么办?我知道的一个数据,今年上半年整个减免的额度、规模,比过去几年的总和都要高。这怎么办?
朱青: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就是人口老龄化,一方面面临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是对现在的职工的工资征收一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资增长受到了抑制,加剧了养老金的收支矛盾。
我们现在采取的政策,一个是养老金要保证,我们不能以牺牲退休职工的利益减税降费,现在各地没有出现养老金发不出来。当期养老金必须要保证,而且我们现在增加养老金,适当增加养老金。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靠什么?就靠一般公共预算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加大补贴力度。1998年一般公共预算补贴给养老、保险的才20个亿,去年将近6千多亿。去年光城镇职工养老,一般公共预算是突破5千亿,当然以后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人口老龄化,退休职工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是中国未来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完整节目链接:《人民e财经》:减税降费,“成绩单”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