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中,更多家庭想要生一个儿子,但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通过对国家10个地级市的4000多个家庭进行采样之后发现,生儿子的家庭,当孩子长到17岁到30岁的时候,幸福感要低于那些有女儿的家庭。
因此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拥有一儿一女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依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老了之后,家产要不要平分?听听一位60岁的老人如何说,理由现实且无奈。
60岁老人坦言:一儿一女,尽量别把家产平分,理由现实且无奈
亲戚家的张大爷年轻的时候做生意起家,多年的奋斗让他拥有了不错的物质生活,现在60多岁的他,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了,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健朗灵活了,于是开始思考自己这100多万的家产该如何分配。
张大爷拥有别人羡慕的家庭,家里一儿一女,孩子从小到大,他基本上都是一碗水端平,没有偏袒过谁,但是面对分家产的问题,他却有了犹豫。
那天他去我老姨家,和老姨说起了分家产的事情,大家给出的建议都是,平均分不就好了吗?这样不偏不倚,谁都不吃亏。没想到张大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一儿一女,尽量别平分家产”。
当大家表示诧异的时候,张大爷坦言:“等自己老了生病在床,总得需要人照顾,此时谁愿意给自己养老,我就把家产多分给谁一些,否则平均分,自己就没有了保障。”
面对张大爷的回答,老姨一家都非常赞同,这个理由看似现实且无奈,但也足以说明,养老问题依旧不可忽视。
家产是养老的“资本”,当我们步入老年,养老方式该何去何从?
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认为仅靠传统“养儿防老”已经适应不了现在家庭的发展了,养老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子女了。虽然这种想法很正确,但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旧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当然其它养老方式也要有所考虑。
1)养老,“拼”也是一种选择
随着养老方式的多元化,社区养老方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既可以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还能够愉快地进行养老,但目前养老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的瑕疵,需要更多的优化。
然而人到晚年,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老人需要帮助,需要真情,但是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很多对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拼家”的养老方式让人们多了一个选择方式。
这种“拼家”方式既能让子女们安心工作,也能免除家产分割的烦恼,但对于子女们而言,依旧不能忘了孝道,要继续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
2)老人要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
在网友的评论区当中,有些人认为,老人不应该尽早地给子女分家产,而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养老问题。还有一些网友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钱需要自己挣,父母的家产是不能分的。
对于网友的这些评论而言,其实不无道理,因为生活压力的加剧,很多子女的钱都被房贷、车贷压垮,哪还有这么多的金钱和精力来给父母养老?
所以老人想要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就要提前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准备,特别是在财力方面,一般来说,在30岁左右就要开始为养老做准备了。
很多人认为30岁会不会有点早?理财专家曾说,如果养老资产需要100万,那从22岁开始,每月只需要拿出338元即可,如果到50岁的话,那每月就需要投入5000多元,所以,开始得越早,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越有保障。说到底,养老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