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观看大宝日记, 今天聊的话题是,养儿真的能防老吗?养儿防老是句古话,意思是等到年纪大了,干不动,没有收入来源或者卧床不起时,指望儿子来给自己养老、照顾自己。到了现代,在农村地区,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养儿防老能传到现在,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养儿也确实能防老。以我们山东农村为例,现在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了,年轻人基本上都到了城里。老人离不开农村,为什么?因为城市里生活成本太高,房价高还有物业费、水电费、取暖费、宽带费等各种费用,老人们承担不起。在农村,房子是自己的,家里有地,还能种菜吃,村里都是熟人,有事还能互相帮忙,所以老人们只能留在村里。
现在的农村老人,不像城市里的退休职工那样,每月有一两千甚至更高的退休金,虽然有新农合,每月也有一两百的补贴,仅仅靠这些,维持生活还是不够。这时候,“养儿防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钱不够花、家里没吃的、生病住院时,就需要依靠儿女们来照顾。这时候如果子女不管老人,老人的晚年就会比较凄凉。有没有这种不孝顺的子女呢?肯定也有,不过是少数。因为在农村是熟人社会,如果子女不管老人,首先承受的就是道德压力,“谁谁谁家的子女不孝顺,不照顾老人”,这个坏名声传出去,自己在旁人眼中的形象就会崩塌,也没有人愿意跟这种不孝顺父母的人打交道,父母都不要了,谁还敢跟你扯上关系呢?再就是,从古到今,传统教育里“孝”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观念已经几千年了。在咱们的观念里,给父母养老、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大多数子女都会给父母养老。
养儿防老到了现代又出现了一些变化,古代的养儿防老,指的是由儿子养老,闺女嫁出去之后就和自己的家庭无关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闺女指望不上,只能靠儿子养老。现代男女平等,不光是儿子养老,闺女即使嫁了出去,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还有女婿,也参与到了给丈母爷、丈母娘养老的行列里。
老人肯定要照顾,给他们养老。很多人现在还没老,在没老之前要明白,虽然子女给父母养老天经地义,但是不能全指望子女,趁着我们还年轻或者已经中年了,要未雨绸缪,好好规划一下,给自己交上社保或者留下一些资产,以后不拖累子女,等子女长大以后,还能帮帮他们。为什么?因为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结婚以后,一对小年轻要照顾一堆老人。结婚的小年轻生活压力也大,房贷、车贷,还要养孩子等等各种开销不小啊,全指望孩子养老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未雨绸缪。
最后再来聊聊,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也在遭受冲击。因为社会在发展,农业社会的时候,家里多养孩子,能增加劳动力,家里有四五个男孩,在村里可以横着走,养孩子就是增加保障,就是养老保险。城市化以后,养孩子的成本变得很高,基本上都是在付出,从孩子出生到他们走上社会,养育成本非常大,有男孩还得给他买房买车,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啃老。正是因为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现在趁着我们还年轻,也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该交社保就交社保,避免老了以后拖累孩子。
好了,文章就介绍到这里了,记得点点关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