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老人,入住养老院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子女工作都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照看老人。老人独自呆在家里,又不放心,雇佣保姆费用又很难承担。所以,一部分人选择将父母送到养老院照顾。
那么,老人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在养老院生活吗?答案往往令人心寒。近段时间,一个朋友由于工作太忙,将自己的老父亲送入了养老院。第三天就接到了老人的电话,说什么也要回家,朋友无奈只能顶着经济压力,雇佣保姆在家照看。
老人这三点理由,让朋友哑口无言
1.本以为老人多了,共同话题就多了,老人之间沟通相对也比较容易。入住养老院之后才发现,老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十分陌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沟通。老人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就会想起家里的好。
2.吃饭特别不习惯,因为养老院里的老人众多,根本无法按照个人口味,实现点餐制度。只能是大锅饭、大锅菜的分餐制,这与老人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差距。入住养老院的三天,朋友的老父亲基本上没吃太多的东西,只是吃点朋友自带的一些补品。
3.在养老院病逝的老人多,直接导致老人心理压力大。根据朋友父亲的讲诉,在养老院生活的三天,有两位同院的老人去世。昨天还看到了在一起吃饭,当晚就被送去了医院,第二天就看不到人了,这是朋友父亲最不能接受的一点。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养老院只要环境优越,医疗设施完善,就是一个享清福的地方。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内心上所以承受的压力,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可能只有自己老了那天,入住养老院之后,才能更贴切的感觉到。
总体上看,老人上了年纪,还是居家养老,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生活习惯也不需要有过多的改变。当然,居家养老的费用,相比养老院也要高一些。所以,年轻的时候还是尽量积累一些积蓄,避免老了的时候,入住养老院。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