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上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养老金关乎着人们晚年的生活基础,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养老金对于每一个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近日,养老保险基金的为来预测的有关报告,引起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数额接连下降,甚至出现了负数的情况,不仅仅是这样,几年之后,可以说到了2035年,之前年度累计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可能会全部耗尽,到那个时候就算是年龄最大的80后,还没有达到可以退休的年龄。
养老金结余耗尽的情况对于80、90后的未来晚年生活至关重要。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有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东北地区结余耗尽的情况尤为突出,其他省份,所上缴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填补其他地方的空缺,难以满足当前养老金的发放需求。
现在,令人格外关注的问题是,不仅80、90后的养老基金没有保障,00后也有可能出现领不到养老基金的情况。
在一个诺大的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从多种数据报告中可以看到,现有养老基金的结余一年较一年减少,正在往出现赤字的方向发展,这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直接增加了养老金的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养老基金结余出现赤字的速度。
根据当前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0后的数量比90后的数量高出了将近30%的比重,新出生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但是与之相互矛盾的的是,老年人的人口也有了很大比重的上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从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的情况转化为一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的情况。
但是,与此同时,年轻人不仅仅只有养老人的责任,还有养育孩子的压力,这样的生活会让很多的年轻人感到十分吃力,生活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短缺的问题就不难找到原因了。
80、90后的生活难道真的会没有任何保障吗?答案是否定的,养老保险基金出现赤字的情况只是社会科学研究院根据当前的情况做出的一个假设,同时,也是想给大家发出一个警示,这虽然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问题,但是,也需要大家的重视。
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国家来保障的,以国家的信用给所有人的一个保障,不会说短就会断,也不会出现真的发不出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式,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适当的增加人们的退休年龄,这样不仅会增大人们对社会、对国家的工作力度,还能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财物的积累,让自己晚年的生活有更大的保障,不仅如此,适当的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还可以为国家需要发放的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一个缓冲阶段,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
但是,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是否能满足社会上对人员的质量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上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这样的身体状况显然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可以说,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不过,延长人们的退休时间只是一个缓冲的方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金短缺的问题,还要从根源上寻找解决方法。
与国家发放养老保险金密切相关的是国家的财政问题,国家有足够的财政资源,自然会拿出一部分来弥补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空缺。
所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上面临的许多问题,那么,又该怎样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呢?
从大众的角度来说,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取之于民的,其中,征税取得的收入是重要的一部分,从这样一个角度上讲,增加税收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同样要根据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水平来合理定夺税收的力度,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
参考文献:《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养老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