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决定授予1287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授予1977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其中,承德2个集体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3名个人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近些年,社会各方面力量也正在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当中,各地也都在探讨新型养老模式。这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都是积极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促进老龄事业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这份表彰名单中,记者看到,我市滦平县鸿福养老护理院、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行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据了解,鸿福养老护理院建有老年常见病护理中心、疗养中心、康复中心、娱乐中心、保健中心及其他辅助设施,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实际上,这只是我市养老行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推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协作或并建方式进行合作,不断增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为老人提供持续性、针对性的医疗照顾服务,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在表彰名单中,我市有3人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他们分别为: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民政局王文学、平泉市小寺沟南仓子村卫生所村医林玉才、宽城满族自治县鹤鑫巢养老服务中心衡秀梅。
林玉才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亡,他和年幼的弟弟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对于乡亲们的帮助,小小年纪的他铭记在心。成为村医之后,他坚持开小处方、卖良心药,义务出诊达7万多人次,免费为1200余名患者进行慢性气管炎和哮喘治疗。同时,他不仅自己坚持无偿献血,并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和村民一起参与其中,10多年来,他带出了一支400多人的农民献血队。
“只有回报他们,才能安心!”看着村里有空巢老人无人照顾,林玉才萌生了创建养老院的想法。像爱护父母一样照顾老人,这是林玉才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养老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安享晚年的住所,遇到身体上的小毛病,林玉才还免费给大家治疗。对于这个荣誉,林玉才表示,“这是给我的一个肯定,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和鞭策。”(记者袁雪梅)
【来源:和合承德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