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养儿不防老”的退休生活,却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比较幸福。
如果是中国老人的话,一直习惯“养儿防老”,却是一生都为孩子。中国老人一生都为孩子活,到了晚年的时候都存钱为孩子买房买车,一直与孩子住,为孩子带孙子孙女一直做家务。现在中国养老面临的重大难题,也就是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很难回家照顾老人,当父母生病或者饮食起居能力弱化时候,也是无法在床前伺候父母尽孝心。
日本就不同,日本老人60岁时候可以退休,然后65岁才能领退休金,晚年生活可以用“独立”两个字来形容,可以从这些方面看看日本老人晚年独立的幸福生活:
一 日本老人“老有所乐”
日本老人觉得,年轻时候为了孩子与家庭奔波了大半辈子,退休之后应该为自己而活。所以日本老人晚年时候很自立,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
日本很多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上也很少依赖父母。尽对父母孝心的方式,就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父母,活着经常打个电话聊聊天。在买房、买车上或者是带孩子上持着“父母为自己操劳一生,晚年绝对不能给父母添麻烦”的理念,不依赖与依靠父母,生活一切都是自己操办。
所以,日本老人晚年没有中国老人这么多事情缠身,退休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日本老人很少帮助子女们带孩子,更多倾向于走出家庭,把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过着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与其他老人一起体育健身,与老伴儿一起下棋休闲,如与他老人一起抱团旅游,以及编制耕种受老年人喜爱的手工艺品,如茶叶、编织和花卉等等。
二 日本老人“老有所依”
由于日本老人比较独立,与孩子都是分离居住,照顾日本老人的起居问题也刺激了日本养老器械用品的发展。
如日本的许多厂商大力开发与养老领域密切相关的器具。在养老器具上,有专门面对咀嚼能力不行的自动喂饭机,还有为高龄老人提供自动处理的马桶,为老人健康监测的设备,移动拐杖,帮老人运动的广播体操机器人、自动洗澡机等。
日本原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体验自动喂饭机此外,在日本厂家普遍推出是一种面对行动不便老人使用的步行辅助车。这一种车表面是一个普通的小推车,蕴藏功能却非常多,可以调节高度或者折叠,轮子也可以固定,带有手动刹车装置等。老人坐在车子上,累的时候可以当作椅子,躺在上面休息等。
此外,日本公共场所对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者,都提供专业化的照顾。如在电车里都会优先让位给老人,商场、机场等有专门为老弱病残孕人员设计的公共设施,做的一切也是就是为了“尊老爱幼”,让老人生活得舒服。
三 日本老人“老有所养”
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养老行业也比较完善与发达。日本年轻人可以一心打拼事业,不用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照顾老人。
如日本的养老院,有公立的“特别护理养老院”与私立养老院这两种。公立养老院,主要是面对需要重点看护的老人,或者生活贫困的低保人员,养老费用是非常低。
老人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收费标准不同的养老院。私立养老院能为老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比较健全,耗费的费用也是比较高。如日本有一家私立养老院被称作“老人迪士尼乐园”,里面天然温泉、打牌、玩游戏各种设施齐全。
日本养老护理也是比较完善,养老护理注重在维护老人的“尊严”与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在养老院,护理人员帮老人办理日常生活一切事情,辅助老人完成难以做完的事情,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体现了养老护理中“自立”的理念。
日本政府对老人的养老护理给予了补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买日本推出了介护保险,也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规定国民在四十岁时候必需购买。当日本公民在购买这个保险之后,在需要护理人员照顾或者在养老院时候,就只需要支付10%护理费用就行了,这样减轻了护理负担。
日本政府也在2015年推行“地方补贴政策”,就是鼓励首都圈的老年人移居在风景优美、节奏舒缓、医疗条件与养老设施比较完备的小城市养老,这样不仅减轻大城市的压力,也能使老人安享晚年。
由于日本养老院养老服务的发达,年轻人可以安心把父母交给养老院护理,更加不会有忙于事业打拼却忽略照顾生病父母的愧疚感。
四 日本老人“老有所为”
日本老人退休之后,也一直“老有余热”,不喜欢享受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却喜欢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干活。日本退休老人普遍认为“活着当然要工作”,只有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被当作大型垃圾一样被人嫌弃。
所以,日本65岁以上老人有超过20%依然在岗位上继续工作。这些老人工作不是为了赚钱,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第二人生”,是为了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为社会继续发光发热。日本老人即使到了满头白发的年纪,鞠躬着背,依然保持浓厚的学习欲望。如报老年兴趣班,学习时尚、缝纫、制作衣服等等。
日本老人晚年“养儿不防老”的退休生活也是有令人羡慕地方,但我们中国养儿防老、几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的养老模式也有积极之处,我们是否可以互相借鉴彼此的优点,探索出能令老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