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63.7%深圳受访者相信:深圳特区未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比过去40年还要大
2020-10-14 21:07  浏览:70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权。深圳也担负起更高的国家使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青年对深圳的发展有信心吗?他们对未来有何期待?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期进行的“你怎么看深圳”问卷调查显示,76.1%受访者相信深圳在未来30年会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来自深圳的受访者信心度更高,达到80.1%。受访者对于深圳未来发展的期待有:优化营商、就业、创业创新环境,努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等。63.7%的深圳受访者认为,在未来30年,深圳特区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比过去40年还要大。

本次调查于10月10日通过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B站公号以及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平台推出,截至14日全国共有3021人参加。有36.3%的受访者来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占33.4%,厦门占1.0%,珠海占1.0%,汕头占0.9%。

八成深圳受访者对深圳在未来30年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有信心

深圳某国企员工李勤,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年。在她眼中,深圳是一个年轻、有活力、包容的城市。近些年,深圳在市政建设上投入了很多,包括翻新市区路面、修建污水排放管道、新建地铁和高速公路。同时开展垃圾分类,整治城中村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方面,深圳一直在完善”。

31岁的刘斌今年夏天入职了深圳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他认为深圳之所以发展得快,是因为深圳真的是一个“很拼”的城市。“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小餐馆、奶茶店、水果店都营业到23点后,还有24小时营业的店铺,给加班的、晚睡的人提供服务。这个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一样的,虽然会面临一些问题,但只要上进、努力,就一定有未来”。

调查中,对于深圳在未来30年会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76.1%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来自深圳的受访者信心度更高,达到80.1%。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陈劲,分析了深圳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第一,深圳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模式。第二,深圳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去焕发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的活力,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第三,深圳的移民文化对创新创业也是重要的支撑,各地优秀的人才汇聚到这里,形成多样化的大规模的移民文化体系,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第四,深圳经济特区早期“三来一补”发展战略和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构造了较好的产业链、供应链。相关的高科技创业相对更容易实现。

63.7%深圳受访者相信,深圳特区未来30年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比过去40年还要大

在未来30年,深圳特区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比过去40年还要更大吗?调查显示,59.1%的受访者认为会。来自深圳的受访者对此则更为肯定,有63.7%的人确认会。

在广州工作的张岚川经常到深圳出差,他认为,在互联网和高新技术领域,深圳相关企业的成长环境和前景都很优越,商业资源汇聚的深圳,机遇也更多,这是它最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想创业的人来说。

陈劲认为,从政府角度看,深圳市政府秉持“放池养鱼”思想,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自由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平台。从企业角度看,深圳企业家、创业者云集,是全世界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也是一大优势。而且,它也是风险资本最云集的地方,比如深交所这样的金融平台,给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大支撑。

李勤认为,深圳对年轻人有特别的吸引力,但是外地的年轻人到深圳打拼和生活,压力也是确实存在的。“深圳的房价对于想在这个城市定居的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今年春天深圳房价又涨了一波,很多年轻人负担不起宝安、南山、福田这些区的房价,只能在龙华、龙岗等地买房,通勤时间比较长。此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也是一个问题,深圳学位非常紧张,学区房非常贵,私立学校学费很高。再者,深圳的医疗条件一般,比起其他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最少。这些因素使得在深圳生活的年轻人有时会缺乏安定感”。

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认为深圳房价太高,72.9%的深圳受访者这样认为。在被问到对深圳未来发展的期待时,70.2%的深圳受访者希望坚持“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获选率远远超过其他选项。

深圳受访者对民生方面的其他期待还有:完善医疗和社保体系建设(57.0%),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49.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48.4%)等。

李勤说,她对于深圳的未来发展最大的信心来源,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是政策红利”。

对于深圳未来发展,受访者的期待是:优化营商、就业、创业创新环境(48.1%),努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7.0%),以及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39.6%)。

陈劲建议,要注意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部署,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本土为主的大专院校,使深圳的创新创业达到新的高度。

李勤认为,如果深圳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完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这座城市会更有吸引力,一定会有更多年轻人来这里长期定居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4日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发布人:222f****    IP:117.173.2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