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网友在后台留言说,自己社保已经交够了15年,为何迟迟没有领到养老金?其实领不到养老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给参保人总结了6大原因,参保人可以一一对照,发现问题及时去解决,才能尽早领到养老金。
第一,还没到退休年龄
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因此想要领取养老金,光满足缴费年限满15年的要求还不够,还需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目前延迟退休的政策尚未落地,退休年龄依然是按照之前的标准执行,如果是企业参保职工,男性60周岁退休,女职工50周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如果参加的是灵活就业社保,男性60周岁退休,女性统一55周岁退休;如果城乡参保居民,统一60周岁退休。所以,如果你年龄不满足条件,也是无法按月领取养老金的。
第二,没办理退休手续
参保人满足领取养老金的两个基本条件后,还需要去社保机构办理退休手续。如果你是企业单位退休人员,这些工作由单位专门的人事专员去办理,但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自己去办理。办理退休手续通常需要携带退休人员的本人人事档案、《退休人员信息核对表》、社保卡复印件等等资料去社保机构申报,工作人员审核通过之后你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第三,个人资料不合格
如果提交的个人信息有误,导致审核没有通过的人,也暂时无法领取养老金,所以参保人要自己多留心,如果迟迟没有领到养老金,最好打电话到经办的社保机构咨询,如果个人资料有误,一定要及时更正,不然将会影响养老金正常领取。
第四,审核周期太长
通常个人资料提交后,需要经过发放科科员初审,之后由科长复审,双方审核通过后养老金才会正常发放。不过由于各个社保机构办事效率不一致,审核的周期也有长有短,对于一些审核周期长的省市,参保人最好提前1-3个月去办理退休手续,不然也会导致退休后迟迟拿不到养老金的问题。
第五,没有进行领取资格认证
为了避免有人冒领养老金的情况,社保机构都要求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待遇前,要在当地社保的官方APP上进行领取资格认证,当然社保机构也可以定期借助人社部、省人社厅下发的大数据进行比对,但如果数据库中没有任何有关你的记录,你就会被社保经办机构默认为已经死亡,养老金也会暂停发放。
第六,没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
为了提高社保待遇享受的效率,多数城市都是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社保卡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社保账户,记录职工的参保信息;另一个是金融账户,用来领取社保待遇,但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金融账户是需要参保人主动去激活的。参保人本人要携带自己的身份证、社保卡,到社保卡所属银行办理激活手续。如果没有事先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也会导致养老金发放失败。
综上,如果你的养老金一直没有到账,很可能是这6个原因导致的,退休老人要对症下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尽早拿到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