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无人可以例外。有的老人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依靠他人照顾,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己是累赘的负面情绪,觉得还不如早点死亡来得轻松,能够减轻家人的负担。但是面对生养我们的父母,谁又能做到撒手不管呢?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欧美国家,很少看到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而中国却有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听听医生的分析。
01欧美国家医疗费用很贵
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样样离不开金钱,如果生病了,花费就更多。我国有健全的医疗政策,不管是职工还是个体,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有适合自己的医保政策,看病可以报销,只要自己承担其中一部分花销,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欧美国家,每次生病住院的治疗费用相当昂贵,医保费也不低,除去报销的一小部分,自己还要承担相当多费用。常年住在医院治疗更是不敢想象。网上有一篇新闻,老人在家中昏迷,邻居报警救护车赶来,老人在途中醒来,发现自己在救护车上,拼命支撑身体想要下车,因为他知道一旦到医院,自己将面临高昂的医疗费用,根本支付不起。因此,欧美国家的老人能吃药,就选择吃药,绝对不会选择住院。
02相比而言,欧美国家的人对生死看得更开一些
欧美国家的人大多天性乐观,觉得生老病死是常态,不需要可以干预,若是得了癌症,应该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等到活够了就执行安乐死,若是要自己天天常在病床上,插着尿管,塞着吸氧机,天天有医护人员来问诊,想想都觉得累。那样的治疗即使延长了几年寿命,但是活得一点都不开心,认为这不自由,没有意义。
在中国,基本上每个人都相信医疗可以挽救生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有再多的痛苦,为了老板,为了子女,都要忍着,尽可能的多活几年,看到孙子结婚,那样才安心。而且中国人看重孝道,如果父母长辈生病,家里人却不给治疗,会背上不孝的骂名,不管是谁都不会弃家人于不顾。
03欧美国家更相信个人的力量
我们很少听到欧美国家有婆媳矛盾,或者是奶奶帮忙带孙子的情况。在西方国家,孩子结婚就是独立的家庭,不再依靠父母,对于父母来说也是如此,即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会想到麻烦子女,国家有养老社区,只要支付报酬,就能获得养老服务。有的老人检查出患病后,一个人背上行李去旅游,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看尽世间美景。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相互扶持,子女赡养老人,老人协助子女照顾子女。如果老人生病了,子女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陪伴老人,不会让老人独自面对疾病。
在医生的观点中看来,中西方的区别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老人内心的选择,我们都应该尊重,能够让老人减轻病痛,开心的度过最后一段时光,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