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为一名职工办理了病退,退休后的养老金在3500元左右。实际上:根据《社会保险法》文件规定,病退与正常退休的待遇计算公式是一样的,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但是,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退休条件不同;二是病退职工的养老金普遍低于正常退休职工。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病退和正常退休,养老金待遇计算方式的演变
总体来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但是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上,还是有所差别的。
1.在1992年,我国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职工,领取的待遇由退休费改为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是直接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20%发放,社平工资上涨,养老金也跟着上涨,不受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直接按照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群体,进行工龄认定,核算视同缴费年限,以此来弥补未建立社保缴费制度的空白。
由于过去的养老金计算缺乏差异性,因此,在1992~2005年按照病退的职工,属于提前退休的一种方式之一。国家规定每提前1年,减法2%非个人账户养老金,最多扣减不超过20%。
2.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重新规范了养老保险有关要求。同时,也优化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其中: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进行了调整,主要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挂钩。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自此以后,多数省(市)逐步取消了病退职工减发2%非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规定。也就是说,病退职工与正常退休职工,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方式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二、病退和正常退休,有哪些区别?
1.退休条件不同。
(1)病退条件。女年满45周岁,男年满50周岁,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含视同)满15年,经过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方可办理病退。
(2)正常退休条件。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含视同)满15年,即可办理退休。
2.病退职工养老金普遍低于正常退休职工。
由于病退职工一般要比正常退休职工提前退休。符合病退条件的女性,一般可以在45周岁退休;符合病退条件的男性,一般可以在50周岁退休;相对而言,病退职工的缴费年限要比正常退休提前5~10年;病退职工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要少缴纳5~10年的费用。因此,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病退职工的养老金,普遍要低于正常退休职工。
写在最后:
1.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来说:病退和正常退休职工的计算公式是一致的。
2.从退休年龄条件和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来看:病退属于提前退休的一种,缴费年限普遍低于正常退休职工,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前提下,养老金方面,病退职工要低于正常退休职工。
病退属于国家为保障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生活,而制定的一项提前退休的政策。但是在执行层面,依然有很多问题。比如:某员工已经瘫痪在床,行动不变,要想申请病退,还需本人亲自去,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