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下我国面临着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的问题,这让我国背负了较沉重的养老压力,更何况现如今有很多年轻人难以承受工作压力,迫不及待的希望能够早点退休享受自由潇洒的日子。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都对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充满想象,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对于社保越来越重视。
国家推出新农合,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众所周知,社保是我国推出的惠民保险服务,而社保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中,最令国民关注的莫过于医保和养老金,他们直接关系到国人日后的养老生活,毕竟养老金的发放是老人退休后的一大生活保障,而医疗保险也会让国人看病无忧。
当中国社保体制越来越完备之时,大家也对缴纳社保充满热情。而社保对于在城市工作的职工来说更容易,因为现在各大企业在招聘时就已经表明会为员工缴纳社保。然而对于一部分农村人来说,缴纳社保的重要性似乎还没有凸显出来,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农村种地务农的人,他们无法承担每个月几百元社保支出。更何况这些人一辈子从事农活没有正经工作单位,这也导致这些社保基金只能靠他们自己缴纳。
然而因为有一部分农民舍不得每个月花几百块钱交社保,这也让这些农村老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生活无法得以保障。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中国各大农村较为普遍,国家也出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推出新农合。此政策自正式推出到现在已有10多年的时间,不得不说新农合在解决农民看病问题上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了国家为农民专门制定的这项保障,大家也都能积极的缴纳新农合费用。
然而这种现象在持续了几年以后却发生了改变,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民的福利政策出台的越来越频繁,农村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很多农民生活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家里头的储蓄也越来越多,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一些人开始抵触缴纳新农合,而当这种人越来越多时,新农合上演了“断缴热”,不少农民声称负担太大,缴纳新农合不划算,这其中有何隐情呢?
农民不愿缴纳新农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现在新农合的缴费标准,对比2019年的缴费额度,在2020年新农合缴费再度上涨,涨幅为30元,不过虽然这些年来新农合缴费金额不断上涨,但与之福利待遇也在随之提升,这也让城乡之间达到了标准化的统一步伐。
更何况现如今新农合降低了起付标准,以前那些不属于报销行列的医药也都被划入到报销名单之中,所以总体来看虽然上涨了30块钱,但是所换取的福利却是相当划算的,更何况,对于当代大部分家庭而言,30块钱根本不值得一提。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却都抵触缴纳新农合呢?对于此事,有些农村居民认为新农合费用年年上涨,表面上似乎待遇也一直在提升,但是他们却没有感受到实际的变化,在此情况持续几年后自然也就没有那欲望了。实际上这些农民之所以不想继续缴纳新农合,无非出于三项原因。
新农合断缴的原因
其一就是新农合门诊报销受限。对于绝大部分农民来说,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几率很小,普通来说得了小灾小病到门诊都可以解决,但是每年在门诊花费的治疗费用却不能报销。这样来看自己一年到头如果不生大病,那么新农合就等同于白交了,所以有不少农村居民认为这些新农合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其二就是若不生大病新农合就不报销。实际上这与第一点有相似之处,当下新农合的收费标准是按照人头来算,每人每年需要缴纳280元,若对于一家4口的家庭来说,他们一年需要缴纳1120元。也许对于很多城市居民而言,这1000多块钱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普通农民家庭来说,1000多块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更何况一年下来家里人生病的几率很小,偏偏普通小病又不给报销,那也等同于每年都需要白交这1000多。
其三就是新农合每年都要清算。新农合与社保不同,社保可以累计计费,但新农合每年都需要重新缴纳,比如2020年缴纳的新农合到2021年则起不到作用了,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清算模式对居民来说不划算。
结语
考虑到农民朋友们的这些困扰和担忧,专家们也给予建议,认为国家可以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此外也应考虑新农合账户余额累计的问题。这项本就为惠民利民而推出的福利政策,在此后定将继续完善,国家也一定会让农民朋友们消除这些顾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