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养老,是当今农村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那些曾经勤劳善良的农民该谁来负责养老,成了如今社会必须面临的问题。在今年3月25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分工的意见》,其中提到了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也就是关系到每一位农民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近日国家又出台了一项重磅政策,农民养老也迎来一个重大喜讯,这一政策就是《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尤其强调了养老保障方面,城镇退休人员每月能够领取到上千元的养老金,而农村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却只有数百元,差距在5-10倍左右,为此国家正式出台该政策,让农村人也能够领取大上千元的养老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一、农民工退休后想要领取上千元的退休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现实,截止到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过去由于很多农民工并没有缴纳社保和保险,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缴纳,导致老来无依靠,更不可能有养老保障,每个月享受80元,100多元的国家补贴,连吃饭都不够。而随着《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政策的出台,国家明确指出农民可以灵活的参与到城镇职工社保的缴纳之中,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每个月都能够领取上千元的养老金!也就意味着你要先交钱才可以领取,而至于缴纳多少,要看你缴纳多少了。
二、多缴多得,未来不止有一份养老金
根据目前的政策来看,未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后,年轻人可以多存一份钱啦,现在的退休人员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新政策指出,现在的养老金可能不足以支持未来的养老,但是你若是除了单位给你缴纳以外,自己多缴纳一份,那么老了之后你将会得到更多的养老补贴。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养老金。
三、低收入农民工和高收入者养老收入差距将会变的更大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而且城镇居民缴纳的社保大多是从工资工划出,对于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低收入的农民工来说,这些钱可能会全部用于生活开支,想拿出一部分用于缴纳社保还是有困难的,更不能缴纳个人养老金了。所以未来2类人的养老待遇会有更明显的差距。
四、《意见》完善了相关制度,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
第一个是劳动报酬支付和休息制度,明确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企业要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通过推动行业明确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科学确定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合理确定休息办法。
第二个是明确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对企业制定修订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要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意见建议,并公示告知劳动者。
第三个方面是强化了职业伤害保障,明确要开展相应的试点。此外,在公平就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保险等方面也提出相应意见。这些规定合理界定了平台企业的相应责任,加强了这部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屏幕前的朋友们,你快到60岁了吗?你准备如何养老?靠国家还是靠子女?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