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当今社会被反复提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老年群体的不断扩大,占比不断增高。目前,仅是2020年统计,全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就有2.64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8%,并且每年以超过600万的人数增加。
我国已经彻底进入老年社会,尤其在生育观念转变之下,想生不敢生或者是干脆不想生,就造成了我们不仅要面对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还要面对少年儿童不断减少的困境,因此我们既要瞻前,也要顾后。
农民养老金太低?
而养老金无疑就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设定在男60周岁,女55周岁,通常情况下这个两个年龄下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但是作为农村老人却有些区别,无论男女,城乡居民养老金都要在60岁以后才能领,而且多数地方是半年发一次。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老人来说,农村的这点“养老金”不能称之为养老金,金额太低、太低。在连续多年上涨之后,全国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为每月93元,加上一些个人账户、年限补贴,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二十元。
所以就是农民自身都感到低,低到不好意思说,所以半年发一次,一次就领五六百,七八百,有的一年领一次,一次一千多,看着是不少,但不过是为了好看罢了,毕竟每月领100块钱还不够费事的。
一次性补缴五万元,60岁能领多少钱?
对于农民抱怨养老金太低,呼吁上涨城乡居民养老金,有些网友很是生气,也特别有正义感,认为农民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能给100块已经很好了,农村还有地能种菜种粮食,吃喝不愁要什么养老金?给国家增加负担。
同时建议,听说现在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只要缴纳5万元,60岁后每月就有1000元,这不是比许多城镇无业市民还要强?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以前叫作“新农保”,现在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很大的区别。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为了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村长期以来提取剩余价值用作工业建设,优先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城市人可以进工厂、入单位上班,有完善的医保保障和养老保障。
而农民则在农村修地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公粮、交农业税,实际上就是把农村社会保障推给了农民自己,从医疗到教育以及养老,全部农民自己负责;而绝大多数市民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则是国家财政负责,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巨大的鸿沟。
而现在把农民养老纳入保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那么话说回来,农民现在缴纳5万元,60岁后能不能每月有1000元呢?
答案是两个,第一,有;第二,没有。为何如此?
根据政策规定,农民在年满60岁时,可以按照缴费档次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纳年限为15年。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纳总额+政府补贴+个人账户利息)÷139+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是早参保、多缴费、多得益。根据一次性补缴政策,是没有政府补贴,同时也不会有利息的,因而养老金计算就是:个人缴纳总额÷139+基础养老金,即50000÷139+基础养老金。
按照江苏邳州市2021年的基础养老金183元每月计算,50000÷139+183=542元/月。
每月542元,需要92个月,七年半的时间才能回本,这是远远没有到达网友所说的1000元的;但是如果按照上海基本养老金1200元,以及北京850元都是可以超过1000元的。
因此,具体养老金多少要看在哪里参保,基础养老金高的地方就高,低的如山西、甘肃仅有100多一点点,一次性交五万每月五百都领不到。
根据以上算法,看一看你家乡的基本养老金是多少,就能够清晰地算出每月能领多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