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总是将自己的晚年寄托于子女儿孙的赡养之上,但是真正到了这种阶段,又会发现与自己的期待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与出入,情形并不理想。
70岁老人的三句养老箴言在此送给所有人,因为我们全都无一例外有衰老的那天来临:余生三要,养老有保障!
具体为何,下面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要对孩子的成长有要求
范强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现在与自己的儿子、儿媳一起同住。
别人都羡慕老人命好,称他有几个非常孝顺的子女,这对于年纪大的父母而言,应该是最大的一种福分了。
对此,老人笑言,好儿女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父母从他们开始懂事之时起,就要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要有要求才行。
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如果不在子女开启心智的阶段,及时灌溉一些正确的三观与理念,不好好培养他们成才,那么孩子有可能在成年之后会成长为一个自私、无能、没什么能力的人。
没什么大作为也就算了,但至少得拥有养活自己的本事才行。
如果沦为啃老族,那么就算父母年龄大了,不需要依靠他们养老,也同样会因为背上孩子的一生这样一种无比沉重的负担而喘不过气来,晚年难以过得如意。
要对子女一视同仁
再来一点老人认为就是为人父母者,想要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孩子懂得感恩,就要一贯对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
但是这一点,在许许多多的家庭当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很多的父母,总是会因为子女的性别、外形、性格方面的区别,而下意识区别对待自己的子女,而且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但是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他们之间就会存在隔阂,被亏待的一方也会自然而然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导致家人之间亲缘淡薄疏远;被溺爱的那一方,又不会懂得感恩与回馈自己的父母,只会认为父母天生有义务一辈子对自己好。
到了晚年阶段,这种家庭当中的父母想要依靠孩子养老就会变得特别艰难。
被亏待的孩子肚子里有怨气,而被溺爱的,根本就不会承担这种负担,导致父母们沦为了被嫌弃的对象。
要对生活有自己的目标
在范强老先生看来,当今社会,老人们想要自己老有所依,也不能只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自己要对生活有自己的目标与定位才行。
怎么说呢?就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子女能够依赖得上自然是好,但是情况假如并不理想,双方在一起生活让自己感觉相当痛苦、难受、不自在、频频受气的话,也要有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独自解决养老问题的能力。
所以,从壮年往老年发展的阶段开始,就要准备好充足的养老金、与老伴把身体养好、拥有自己的住房。
这样,晚年就能依靠老夫妇两个人一起尽可能长的度过悠闲自在的晚年时光。就算其中一方会早自己一步离开,但是也可以有余力雇个钟点工、保姆帮着做点家务事,独自生活。
虽然他现在并不需要靠自己养老,但是这种准备他也是做好了的,所以才没什么后顾之忧。
结语:
中国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问题突出的社会了,因此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这样一种问题,也就自然而然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其实,正如同本文当中的这位老人所说的那样,不管晚年是不是需要依靠子女养老,为人父母者,都要教育好子女、一视同仁对待好子女,这样将来他们才能拥有独立生存的本领,才不会成为父母终生的负担。
父母们的晚年,才会绝对幸福与轻松许多,家庭内部才会温馨和睦,不会充满争执与埋怨,家庭氛围才会好。
当然,就算子女争气,老人们也得做好独自养老的两手准备。毕竟有许多现实的因素有可能会影响自己依靠子女养老。
现实生活当中,成年子女也是有配偶、有儿女、有一大家子事要处理的,其中存在很多变数。
所以老人准备好钱、保养好身体、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晚年,就会尽在掌握!不会落到只能看儿女的脸色的地步,这样才会幸福安稳、没什么烦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