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去找你儿子,别找我”,33岁女儿拒为母亲养老,家长要反思
2021-05-05 20:57  浏览:53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当妈有点歪,育儿非常正!(文|歪妈)


“养儿防老”作为一种传统思想,在某些老一辈家长心中可谓是根深蒂固,于是有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免有些“重男轻女”,却没想到有天自己可能会反受其害。


“养老去找你儿子,别找我”,33岁“大龄剩女”拒绝为母亲养老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名为“陶陶”的网友分享了这样的一段亲身经历。


陶陶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中,父母都一心想要个男孩, 却没想到第一胎的陶陶是个女儿,而在生下陶陶的6年之后,夫妻俩终于得偿所愿,为陶陶生下了一个弟弟。




像很多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一样,陶陶从弟弟出生开始就背负了照顾他的使命,吃穿用度各个方面都要让着对方。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陶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每当陶陶提出反对意见时,还会招来父母的训斥乃至是责打,久而久之陶陶也就放弃了反抗,同时内心里不免对于父母有了不小的怨恨。


眨眼间30年过去,陶陶的事业有了些起色,也终于遇到了两情相悦的男朋友,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父母却愈发地过分了,先是将陶陶每个月的工资要去大部分,其后等到陶陶领着男朋友回到家以后,父母一见面就对其“狮子大开口”,讨要数十万元的彩礼,对陶陶口口声声地说弟弟的房子就指望她这些彩礼钱了。




而陶陶男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对于金额如此巨大的彩礼费用根本无能为力,在两家人多次商议无果以后,陶陶干脆一方面跟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一方面自己也搬出了家里,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独居。


后来时间过去不到一年,陶陶的父亲因病去世,她的母亲为了儿子结婚将,老房子卖掉添钱给儿子买了新房子,却不曾想到儿子根本不领情,反而开始嫌弃起母亲来。最后无处可去之下,陶陶母亲想着求女儿收留自己,而陶陶看着求上门的母亲,只是冷冰冰地对她说道,“想养老去找你儿子,别找我!”将其拒之门外。




而陶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上传到网上后,网友们也是纷纷对她的做法表示理解,乃至是“拍手称快”,表达了对其的深深同情。


为了“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随着社会进步,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本着“养儿防老”的想法重男轻女的家长却仍不在少数,殊不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是像陶陶的母亲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方面重男轻女对于女儿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从小到大承受过多的委屈之后,女儿很难对父母有什么好的观感,自然也就不愿意担负起赡养他们的责任。




而另一方面家长重男轻女还很容易为儿子养成骄纵蛮横,不懂得感恩的性格,由于太过于自私,等其长大以后不愿意赡养父母也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所以如果家长想着养儿防老,在照顾子女时一味地偏向于儿子,深深地伤害到女儿,最后往往很难如愿以偿,将儿子和女儿与自己越推越远。




家长照顾孩子要公平公正,将一碗水端平


之所以会存在“养儿防老”,而非“养女防老”的说法,与我国早些年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然而如今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无论男女都可以在职场上取得高成就,嫁出去的女儿不再是“泼出去的水”,为家长养老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养儿才能防老的说法放到如今并不适用。




而我们家长在照顾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态度,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与自己血脉相连,并没有什么亲疏远近之分,理应得到父母同等分量的关心和照顾。


而且家长没必要强行让姐姐去迁就弟弟,虽然“长姐如母”,但是姐姐同样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一味地牺牲姐姐成全弟弟,恰恰是家长“重男轻女”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歪妈总结: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本来是对亲子关系一种最好的诠释,然而对于某些重男轻女的家长来说,最后子女却未必能够真地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最后希望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能表里如一做到公平公正,将来年老以后可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今日话题:你对于陶陶的这种经历怎么看?


我是@歪妈,家有4岁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


发布人:980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