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退休老人常在4个地方损失养老金,为何避免不了?与3个原因有关
2020-11-13 16:18  浏览:40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退休老人虽然每个月都能领取一笔可观的养老金,但是想要把钱好好地保管好却很难,很多老人会在4件事上损失掉养老金:


第一,给儿孙们花

养老金表面是用于退休老人维持基本生活,但很多老年人却把钱给儿孙们花掉了,比如帮助儿女买房,还房贷,贴补家用,给孙子或者孙女们买玩具,自己则是省吃俭用,所以,如今的养老金其实最后有很大一部分成了“养儿孙金”。

第二,购买保健品

保健品的受众群体大多是退休老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保健品夸大药效,建议老年人理性消费,但是不少黑心商家却偷偷“埋伏”在社区内,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开设保健品课堂。这些商家很聪明,不会大张旗鼓宣传,一般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而老人们经不住亲朋好友的转发推荐,很容易就会掏钱购买,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花了上万元。


第三,购买收藏品

如今房价走稳下,大家投资房产兴趣是降低了,但是收藏品这一产业又发展起来,不少老年人喜欢去购买一些字画,黄金,玉石作为投资,但由于收藏品行业良莠不齐,如果没有鉴赏的专业能力,最后基本都会受骗上当。

第四,投资理财产品

银行储蓄利息比较低,所以,老年人很容易被打着高回报旗号的理财产品所诱惑,投资大笔钱,但往往这类产品亏损风险也很高,今年已经出现多个理财产品亏损问题,比如上半年的某油宝,亏损资金上亿,多家银行被处罚赔钱。


对此,很多人想不明白,子女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工作收入,老人在他们成年后,完全可以不再出钱,而保健品,收藏品,理财产品这么明显的陷阱,为什么老人们还会常在这些方面损失养老金呢?主要是3个原因所致:

第一,无法拒绝孩子们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需求,作为父母很难不帮扶,年轻人本身又是超前消费群体,工资根本不够花,还欠着各种花呗,借呗等的借款,面对养家重任,不靠父母补贴,他们很难负担生活开销。而老年人大多对孙子孙女特别宠爱,小孩子喜欢什么,他们就愿意拼命花钱满足,即便自己生活越来越拮据,为了儿孙幸福,老人们也心甘情愿去花钱。


第二,害怕去医院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并不是本身花钱大手大脚,而是担心去医院看病。一方面他们年纪大了,承受不了手术的痛苦,对医院有很大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医院花费高,即使有医保,但也不是100%报销,尤其是重症病患,还要使用特殊进口药物,医保可能就无法报销了。普通家庭这时候就很难负担,老人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就把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结果反而因为乱吃药,延误病情,导致多花钱。


第三,想为子女留下更多的资产

大多数老年人辛苦工作一辈子,也就剩下点养老金,为了给子女们多留下一些资产,就想着利用旁门左道赚钱,看到理财产品等投资的回报比储蓄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就会忍不住动心,说到底,还是因为太疼爱孩子,生怕自己有一天去世,他们以后会没钱花,只好顶着亏损的高风险去搏一把,想想也是很心酸了。


发布人:a22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