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特别是没有稳定收入的人,都对未来的养老生活充满的了担忧和惆怅。
就以我公公婆婆为例,早些年在沿海打工,收入还算不错,老两口辛勤地劳动着,把我老公供到了研究生毕业,在老家也盖出三层小洋楼。
就这两件大事,基本上就已经把他们的积蓄掏空,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不少的钱。
而后的一段时间,老两口继续打工还债。好在老公读书争气,读的研究生也是公费的。老家的房子虽然面积大、楼层多,好在早年人力物价便宜。更好在老家的亲情浓,借钱不收利息。
几年后,亲戚朋友的钱总算是还清了,公婆就从沿海回到了四川,毕竟以沿海的工作节奏和劳动强度,五十多岁的人确实是有点吃不消了。
回到四川后,沿海地区企业给公公交了这么多年的社保该怎么处理,让我们犯了难。
沿海的企业都很正规,厂里的每个员工都买了社保,已经交了好几年,如果按15年最低缴费期限来看,已经交了一半的时间了,放弃了实在是可惜。
不过为了老年生活品质的保证,我们最后还是决定继续交下去,按照四川省平均工资的60%那一档的标准缴费,每年大约交8300多。
社保继续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还只剩几年就交满了。问题是,社保交满了,在到达退休年龄时,每月到底能领到多少钱呢?
养老金每月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就是每人每月对应的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月的资金。
粗略地算了算,按照最低15年缴费,省平均工资60%档位来交的话,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在1000块钱左右。
想想,这1000块钱可是公公婆婆两个人在农村一个月的生活费,在21世纪通货膨胀率5.0%~5.5%的今天,即使在农村,粮食蔬菜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衣住行还是得花不少钱吧?
这样一点养老金,生活品质怎么得到保证?要不要趁现在年轻还能打拼的时候,再做一些万全的准备?
准备,肯定要的!
当看清楚社保养老金不足以覆盖老年后的生活费后,公公婆婆又没有其他理财渠道的情况下,作为有些生活阅历的晚辈,也应该出谋划策,想想办法。
因为是补充未来养老金的不足,我们的首要观点就是:一定要确保本金的安全性,安全安全再安全是第一要务。
根据需求和想法,我们的目标落在了商业养老保险上:绝对安全、合同约定收益、保本保收益、养老金按月发放、保证领取20年、收益比银行理财高、不用打理和操心、专款专用不被挪用、指定受益人。
有《保险法》和银保监会的背书,商业养老保险和银行存款、国债的安全性相匹敌,完全不用担心,对于农村老头老太太来说,简直就是0操心。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我们的计划是,现在每年存20000块钱,一共存5年,等到66岁的时候,每月自动到账600块钱,保证领取20年,活多久领多久。
相当于,我们分期存了10万块钱在商业养老金账户,未来最低都能领回来14.4万,如果长寿活到100岁,能领回来25.2万!
这样一来,商业养老保险就可以和社保养老金相结合,补充公婆老年时养老费用不足的问题。如果在领取养老金时被保障的人身故了,保证领取20年内没领完的养老金,一次性给到受益人。
简单点说:公公如果在20年的养老金领取期间去世了,剩余20年内没领完的养老金,一次性给到婆婆,以保证她的老年生活。
举个例子:如果被保险人在80岁时去世,按照利益演示表,一共领取了10.8万的养老金,剩余20年内没有领完的养老金14.4万-10.8万=3.6万,保险公司将会把这3.6万一次性给到身故受益人。
可是,问题来了,因为商业养老保险涉及到一定年龄时(可以设置到55、60或65岁)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对于被保险人的年龄有限制,最高只能55岁及以下人群投保,看来买保险还是得趁早呀!
而公公此时已经58岁了,远远超过了被保障的年龄,根本投不进去,进不了系统。没办法,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另辟蹊径。
我们换了一种思路,增额终身寿险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储蓄型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一样,增额终身寿险的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现金价值和身故赔偿金数额确定,写入合同,保本保收益、不用打理和操心、专款专用不被挪用、指定受益人。
只是到了一定年龄,保险公司不会每月自动把养老金打卡上,需要每年手动操作减保取现(微信公众号上就可以操作减保取现,上传身份证、合同和人脸识别就可,很简单),到公公的银行卡上。
每年手动领取7200元(当然,可以选择多领点或少领点,更灵活),连续领取20年,能领取到14.4万,同样也能起到补充养老金的作用。
如果在20年养老金的领取途中身故,那么就按照减保(领取)后的现金价值来进行身故金的赔付。
再来举个例子:如果被保险人在80岁时去世,按照利益演示表,一共领取了10.8万的养老金,当年的现金价值是5.7万,保险公司将会把这5.7万一次性给到身故受益人。
不管是商业养老保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未来都可以和社保养老金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种补充养老金的方式也各有优劣:
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是:安全确定,社保养老金的有力补充形式,每月自动到账,最少领取20年,活多久领多久。相对于增额终身寿险来说,90岁后收益更高,对于长寿人群更有利。
商业养老保险的劣势是:灵活性不强,只能55岁及以下人群投保。
增额终身寿险的优势是:安全确定,灵活性更强,每年领取多少自愿。相对于商业养老保险来说,90岁前收益更高。
增额终身寿险的劣势是:如果每年持续领取7200元,到90岁时,现金价值就领光了,对于长寿人群来说不太有利。
社保养老金的补充,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是可行的,只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和预期就行。
除了为父母考虑商业养老金的储备方式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养儿防老。也来看看养儿防老和年金方式给父母养老的区别吧:
不管什么养老方式,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满足当下需求和心理预期,符合家庭经济状况的就行。
因为人不一定会生病,但一定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