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既要老有所依,也要老有所“医”!养老不能只是“靠爱发电”
2020-11-16 14:51  浏览:23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日推荐:厦门莲花医院

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增加到2.5388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8.1%。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养老之事,关乎千万,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多的资本以及企业都开始重点关注养老领域。

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现在越来越多有钱人投资养老产业。有保险养老,地产养老,居家养老,驿站,异地养老等。在一些人眼里,养老就是以盈利挣钱为目的,殊不知做养老更多是一种大爱和情怀。

既要老有所依,也要老有所“医”!

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抢滩养老市场,但市面上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或低端粗滥,或价格过于高昂,难以适应老龄群体的真正需求。

然而事实上,养老不该仅仅被当作是经济行为,保持初心提供兼具人文关怀的服务很重要,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但随着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数量增加,家庭赡养功能逐渐弱化,此种养老模式逐渐式微。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随着国家队“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的逐步深化,尤其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医养服务产业的发展格外重视,以医养结合为重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更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越来越多的“医养”机构被人们所熟悉。2002年,厦门莲花医院开始进军养老产业,“有病治病,没病养老。”医院创办养老有着专业优势,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精神护理等服务。



首先,有利于医疗和养老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减少失能老人在大医院长期‘压床’,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盘活部分养老院、中小医院的闲置资源。

其次,我国超过90%的老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医养结合能够减轻子女的照料负担,减少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第三,医养结合也具备长期经济效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陶文忠表示,医养结合拉长了健康养老产业链,能促进照护设施、智慧养老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发展。


从去年开始,莲花医院也在医养结合领域开始尝试探索智慧医养,百姓在线上就可预约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同时,与社区居委会合作,打造社区老人日间照料项目,打通社区内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厦门医养结合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养不了老”的难题?厦门莲花医院早在2002年就给出了答案。

成立了家庭健康管理师团队,从居家的日常照料、医院护理到临终关怀等,跟踪治疗社区内患慢性病的老人。通过十几年的不断考察、改善和发展,如今,莲花医院推行“医疗、养老、护理、康复、社工”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养老院建在医院里,以主体三级综合医院为依托平台,在做好日常照料的同时,还能在老人患病时,提供及时、专业的治疗服务。

再加上莲花医养模式在全国连锁式发展。“立足厦门,面向全国,创建全国医养结合一流品牌。不仅能在人才、技术、管理、市场拓展上突破创新,在医养综合体建设上也能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发布人:940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