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是否良配,人生择偶须三思,莫待婚后抽身迟
结婚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必须的;两个人走到一起相结合,在现代社会,一般来说,应该最少有最起码的相互认可,毕竟婚姻是人生大事;但是结婚之后的婚姻,却不一定都是和睦圆满如意,有时甚至不得不以分手收场;而这些婚姻问题中,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出身的,现在越来越被许多家庭所重视,一般都会特别的慎重考虎下,为什么呢?
虽然说作为独生女,在可以继承女方父母的家产时,肯定也要承担女方父母晚年生活的照顾和养老义务,而且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来和你一起分担;除了这个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娶的独生女做老婆,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上,当然是她嫁过来,进了你们家门,理所当然的是要融入你们家,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观念上等;所以中国社会才有一句老话: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但是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人口中的“娶个媳妇嫁个崽”,虽不是上门女婿,但却成了事实上的上门女婿一样,看起来似乎被反融合过去了;这些女人,她一般也习惯于住在娘家,也习惯于和自己的父母相处,要说在心理思想上不倾向于女方自己的父母,那肯定是比较难以让人相信的是吧;而男的因为现实某些原因,最后不得不迫于妇唱夫随;人们不是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事情,真的是没有法子的事,毕竟有些事不让步,难求全。
有个朋友李某,他们夫妇正是八九年代的双职工,响应号召就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大学毕业后,找关系在沿海大城市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儿子在工作地找的对象,又是一个如他们家庭差不多的独生女,当时他们的结婚房子大部分是他们夫妇出的钱,主要是儿子自从结婚以后,本来就隔得远,每年不多的假期,逢年过节,一般情况下,也是大多随女子去了女方家。
儿子在结婚以后,不仅在过年时节很少回来,而且最让他们关心的是,儿子媳妇结婚许多年,儿子都年近四十了,媳妇却说为了工作和进修,不大积极趁着年轻时给家里生小孩,总是拖,弄得他们夫妇这两年都对儿子发火了,为了免得给别人说他们似结了个假婚一样,所以他们要求儿子,要不就马上准备怀孕生儿育女,要不就各自另找;这时儿子儿媳他们才在今年停止避孕,不久前才给他们报了个怀孕喜讯。
而李某朋友王某的儿子,和李某的儿子年纪差不多大,不过王某是生了两个女儿后,千方百计之下才生的儿子,也是找的独生女做媳妇,因为双方的家庭条件在当地来说,都算比较好,所以最初是比较开心的,但是临到生儿育女的时候,儿媳妇在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不大想生第二胎了;又不是生不起,他们不仅在自家建有房,而且在市区和深圳两地各买了一套房给他们,他们也不需要儿子负担供养他们的生活开支。
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帮儿子他们带小孩,补贴帮衬他们;虽然他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也说了只要儿媳妇生,他们可以负责帮忙带小孩和出钱抚钱,但是儿媳妇就是不乐意,有什么法子;为这事弄得很闹心;所以从以上两个事例看出来,虽然现在的年轻人,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有一些比较让双方父母都满意的独生女;但是有些独生女,在经历自己家庭中,从小的独享生活后,她们根本就没有许多男方家庭父母所有的传统思想,传宗接代努力生个男孩,给你们生一个就很给面子了。
这就是现在年轻人择偶时,恰好面对出现在你面前的是独生女时,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这个也产生过许多的家庭矛盾,影响和睦;所以,独生女是否良配,人生择偶要三思,莫待婚后抽身迟;虽然说每个女子,都是一个单独不同的个体;每一对配偶,都有相对不同之处;特别是新时代,人们都说男女平等;但是择偶、结婚、生子,是人生和家庭的大事。
有句老话:交坏朋友一时,娶错老婆一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择偶结婚,是人一辈子的大事,决定你人生幸福与否的关键,由不得轻率和大意,后悔时差不多就是失败;思想、三观和家庭传统,不考虑都不行,值得你慎重;谨记,幸福与否,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