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养老问题一直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老人面前的现实问题。纵观目前全国的养老模式基本上有三种:居家养老;公寓式集中养老;结伴式养老……不论哪种模式的养老,它都有利有弊!
时下,另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退休回农村养老,已经在农村肖然兴起,并且这种养老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回农村养老的人越来越多!
01.能解思乡之情怀
从中国人的情感结构来看:叶落归根是大多数人内心的向往,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遗传密码!
古代中国历史上,素来就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官解甲归田”的先例!
背井离乡的人,年纪越来越大,越能深切地明白“故乡”的含义,每个漂泊的人都在渴望着“叶落归根”,好让子孙后代有个寻根的地方!
02.远离城市的喧嚣
城市生活节奏快,噪声污染严重;农村的环境清新,没有熙熙攘攘的喧嚣……
在农村养老,出门不用担心车流量多大、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也不用担心堵车什么的,更不用考虑噪音的影响!这对于老年人行动不灵活、腿脚不方便,不管干啥都得注意安全来说,老人们更喜欢到农村来养老!
03.乡下空气质量优
随着国家逐年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农村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的确是一个养老的宜居之地!
闲时与儿时的玩伴下下棋,或侍弄花草怡养性情;久不久小聚一番,约上三五之友喝点小酒、海阔天空般地“神侃”……既解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遗憾,又能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逍遥、惬意!
04.乡下消费水平低
农村养老的最大好处是消费水平没有城市的高!农村没有城市的高房价,就算卖掉城里的房子,在乡下买个宽敞得多的房子也是略有余财,即使租赁也没有多大的生活压力!
乡下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上都用来自给自足,全都是绿色食品,只有少部分吃不完的才拿到市场来卖,价格也十分便宜、公道!
如果有条件的话,自己也可以建一个菜园子,动手种一些绿色蔬菜,一年四季时鲜瓜果不断;也可以养鸡养鸭、养狗养猫……怡养天年,其乐融融!
白天想干啥就干啥!早上起来跑跑步,钓鱼、观赏鸟儿,打打太极拳;晚上散散步,锻炼身体,生活悠闲节奏慢,一天到晚都心情舒畅,简直是神仙过的世外桃源!
05.农村人情味较浓
退休回到农村老家养老,左邻右居,都是乡里乡亲,大家彼此熟悉,容易有共同语言,平常可以叙叙旧,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这些对于农村长大的人来说,意义和感受就非同寻常!
回到父母的家乡,儿时的环境,很有家的味道!月是故乡明,那里有乡愁!对于那些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老人来说,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能够激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满足他们的怀旧情感需要!
06.可助推乡村振兴
南怀瑾大师说过:“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花甲之年,最要紧的事情,不再是追求什么名利禄,而是要为晚年生活早做打算。
从前,很多寒门学子,或通过读书,学而优则仕,走出大山;或在外做生意发了财,年老后叶落归根,反哺家乡,那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现在,退休人员回乡养老,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还有回归田园和反哺家乡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
鼓励退休人员回乡创业、养老,以此来为乡村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等,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这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结语:无论是基于悠久历史传统,还是现实城乡关系的需要,倡导各类人才(包括官员、教师等)在退休后告老还乡,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支持作者的观点,欢迎关注、留言、点赞,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