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指数和个人缴费指数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2021-06-21 16:29  浏览:233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单位缴费指数和个人缴费指数有什么关系?有何区别?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区别。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是指个人实际缴费基数与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之间的比率。但是缴费指数并没有单位缴费指数和个人缴费指数之间的区分。如果非要探讨单位缴费指数和个人缴费指数的关系,只能说单位缴费指数相对于个人来讲,这是完全一致的,但整体上并不存在单位缴费指数的概念。我们日常考察的缴费指数,都是指的个人缴费指数,单位缴费指数这是无法计算的,也无法整体衡量和计算单位的缴费指数到底是多少。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按照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总的缴费比例为24%,单位缴费部分是16%,这个部是全部计入统筹账户,实际上这个部分和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但只要本单位有一个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职工,单位就必须要按照16%的比例同时缴纳,按照职工的人头来计算。而且每个职工的工资基数不一样,缴费基数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按照职工缴费的人头,合计计算出一个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然后按照16%的比例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率。


职工个人承担的缴费比例是8%,职工缴费性质和单位缴纳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个人缴纳的8%是要全部计入自己的个人账户的,而且即使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也要按照政府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自己的缴费指数。比如当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那么自己的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本人的实际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本人的缴费指数就是3。




从这个缴费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缴费基数是多少,缴费指数是多少,那么单位配套的缴纳的部分就是多少,对于单位缴费来讲,可能张三的缴费指数是60%,李四的缴费指数可能是200%,王老五的缴费指数可能是120%,所以单位缴费部分这是无法计算缴费指数的。而且单位只是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16%进行缴纳,计算养老金时不考虑单位交了多少,交了多高,只要单位没有断缴,个人缴费就是有效的,也是要连续计算或是累计计算的。


在计算养老金时,主要是根据个人缴费指数来计算的,根本不会考虑单位缴费部分。比如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平均指数就是我们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比如第一年是0.6,第二年是1,第三年是0.8,三年的平均值就是0.8;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就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平均缴费指数。比如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为6000元,那么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就是4800元。计算基础养老金时这两者的平均值就是5400元,每缴费一年发给1%,就是每月54元,假如缴费年限是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1620元。




综上所述,在养老保险缴费指数的计算中,没有单位缴费指数,只有个人缴费指数。由于没有单位缴费指数,也就不存在任何关系,也不存在有什么区别。只是个人缴费指数越高,单位缴费部分的基数也就会越高,单位的成本压力就会越大。个人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基数就越高,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化工资就会越高,不但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余额也会更高,从而整体的养老金水平也就越高。


发布人:f4f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