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务必转告爸妈!诈骗新套路瞄向养老金,一定要守护好爸妈的养老金
2021-06-21 17:21  浏览:39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信大家还是记忆犹新吧。“七普”数据说是触目惊心也不为过,因为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阶段。


目前全国有2.6亿的老年人,占了总人口18.7%的比重。很多人的父母包括小骆驼的父母,都到了这个年龄。


老人老了,除了希望身体健康、多存点养老钱之外,也期待着最好能找到靠谱的养老机构,有个安稳的晚年,不给孩子添负担。


然而就因为这样淳朴的念想,让很多老人很容易就被骗子盯上。


比如宣称“以房养老”,可以每月拿“养老金”;或者是预付一大笔钱提前预定养老机构的“养老床”···而这些投入却都 有 去 无 回 。




面对花样百出的养老陷阱,该如何分辨,守住养老钱呢?


这个月7日,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总结起来有这 五 种 情况,要提高警惕:


1、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


个别养老服务机构缺乏实体基地,或有养老实体但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依然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2、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非法集资


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3、以销售或长期出租“养老公寓”为名非法集资


一些机构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声称入住即给予优惠折扣、不入住也可给予高额分红,收取高额房款、租金、押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4、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非法集资


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5、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非法集资


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上面五种情况,都真实的发生过,欺骗过不少老人家的血汗钱、养老钱,希望大家面对类似的可能性,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核实!


注意:


如果发现养老服务领域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请及时拨打 961555 举报热线或者向当地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举报。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


面对无孔不入的骗子,老年人养老、理财,真的得非常非常的小心。


涉及大金额的,最好先跟家人商量,平时多看看官方渠道的科普,或者打电话给相关主管部门咨询,不要被不合理的回报诱惑。


但凡涉及到投资理财的,一定要找 正 规 渠 道


咱们作为子女,除了多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也应该要主动关心父母的养老事宜,能尽早规划就尽早规划。


如果我们能主动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就能让老人家少花冤枉钱,避免上当受骗。


小时候,因为有父母的保护,我们得以成长。


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该换我们守护他们了~


发布人:f00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