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并且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养老问题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社会群众的关心。当然,提到养老问题自然离不开缴纳社保、养老金等相关话题,话说,今年国内养老金将迎来第17次上调,将惠及所有退休人员,意味着退休人员的收入又进一步上调,而这对于已经退休的人显然是利好消息。另外,由于我国各地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差距,所以,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些省份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上调的大体方案,多数省份的相关方案要在4月底之前出台,因此,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各地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的具体方案。
然而,在今年3月初的时候,有媒体纷纷报道,我国已有甘肃、山东、江苏、长沙、厦门、宜兴、福州、泰安、连云港、淳安等10余地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其中,甘肃2021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在原每人每月15元基础上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113元。5月底前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到位,确保在6月底前将调整增加的基础养老金足额发放到位。山东也出台相关政策提出,2021年,山东省将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平均保障水平再增长5%,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190元。还有其他省份的养老金均按照不同程度陆续上调。所以,国内养老金第17次上调是板上钉钉的事,只不过每个地区上调方案存在区别。
其次,退休人员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养老金,而养老金连续多年上调并推出倾斜政策,其主要原因还是跟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对于高龄退休老人较为格外照顾,每月倾斜发放资金也较多一点,让其在养老生活方面得到相应保障。另外,人社部持续推进社保制度的深度改革,并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是一贯的基础策略,这也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居民收入增长等多方面考虑的结果,确保养老保险金能让多数居民可承受并且制度可持续。
按照往年来看,国内养老金调整方式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种方式进行。所谓定额调整,是人人增加相同的钱数,贯彻的是公平原则,这一点也不存在争议。挂钩调整,一般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其中,倾斜调整,主要是全国各地区高龄退休老人,通常65周岁以上的额外补发的养老金,其特点是退休人员年龄越大,每月领取的退休金较多,重点包括艰苦偏远地区和高龄退休老人进行的倾斜照顾,因此,该养老金调整政策不同于定额、挂钩。
再者,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比如企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收入稳定,对应月薪、年薪相对较高,在工作人员在退休以后领取到的养老金也普遍较高一点。反之,对于工作岗位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或临时工群体,由于缴纳社保的档次较低,所以,退休后一个月的养老金低于城市居民退休金平均水平,甚至有些居民的养老也得不到保障,这也是国家持续推进社保制度深度改革的主要因素。
当然,随着国内养老金将迎来第17次上调,由于这是涉及到每个退休人员的利好消息,因此,将惠及所有退休人员,同时意味着较上年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继续上涨,退休居民拿到手的养老金会有所增长,对养老生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