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时光(此文为原创,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7岁的金大妈脾气特别好,见人也总是笑呵呵的。如果不是楼上楼下的住着,比较了解她家的情况,完全看不出来这般乐天派的老人,却有两个那般不成器的儿子。
毕竟现在的老人,尤其是60岁之后,如果遇到不成器的子女,可以说老人多半都是各种忧心,毕竟这个年龄的老人,有关自己的养老问题大部分都是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如果子女不成器,那么毫无疑问,老人的养老就会成为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可金大妈的俩儿子都很不成器,那她怎么还能每天乐呵呵地呢?
对此,67岁老人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金大妈直言,晚年日子不想遭殃,那么提前给自己留好3条后来很重要。
晚年生活不想凄凉,给自己留好3条后路是关键
①作为父母应该为子女考虑是真,但也要学会适当地“拒绝”子女
作为过来人,金大妈直言,老人不要为了子女们的小家,不断地牺牲自己的健康,牺牲自己的“养老积蓄”。毕竟站在父母的立场会各种为子女考虑,这是应该的,但该自私的时候,老人还是要自私一些,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多考虑一些,给自己留好了后路,晚年养老时子女指望不上才不会太被动。
而金大妈就是因为早些时候就看出了俩儿子不成器的几率要更大,所以在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该自私的时候就自私,所以也才有了现在儿子靠不上就靠自己的能力。
②凡事想开些,少生气,少多愁善感、少杞人忧天
金大妈直言,人上了岁数最怕身体不好,而老人身体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爱操心,爱生气所致,所以作为过来人,金大妈的经验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想开一些,少生气,少多愁善感、少杞人忧天。
这也算是老人给自己的养老留下的第二条后路了,毕竟有关养老,老人自己身体健康,没有各种疾病可是很重要的因素。有了健康,也才有各种希望,没了健康,那养老可以说就 无从谈起。
③有时间多实地考察些当地的养老机构
金大妈直言,早几年他和老伴就去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养老机构,也对比选出了两家各方面条件都更适合自己的。她和老伴的想法就是等到他们不能自理的时候,就俩人一起去养老机构给自己养老。因为是自己选出来的,各方面条件也都算满意,所以老人直言真到那一步,到时候也不会感觉太被动。
作为过来人,金大妈所说的老人要给自己留下的第三条后路也就是这个了,有时间多实地考察些当地的养老机构。不得不说,其实老人为自己的养老所做的这些准备工作也都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人上了岁数,身体一天一个样,凡事都提前做好准备,这样经历的时候才不会太被动。
碎碎念
养老指望子女靠谱吗?未来的事情,其实谁也说不准。
不过不管子女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能不能指望得上,对老人而言做好这几方面准备都很重要,其一,足够有“积蓄”;其二,心态好,少生气,足够“健康”;其三,多了解当地的养老机构情况。
这样就是遇到了子女们不方便,或者子女们指望不上的时候,最起码老人自己手里还有筹码,自己可以给自己养老。
【今日话题:有关养老,你会想着指望子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