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即时信息:72名学生众筹为离世老师父母养老:心存善念,则所遇皆温柔
2020-09-25 16:13  浏览:9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作者:古道漫漫

近日,看到一则非常温暖的新闻:72名学生众筹为离世老师父母养老。

连续五年,浙江平湖原曹桥中学的一群学生,每个月都会众筹一笔款项,送去给他们曾经的老师陈永丰的年迈父母。

2002年,由于一场车祸,陈永丰2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这位深受学生们喜爱,被亲切称为“大哥哥”的老师,永远留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中年丧子,陈父陈母本以为下半辈子无依无靠。

谁知,儿子的学生们从没有忘记他们曾经的老师,更是给两老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感动。

这次众筹的发起人叫夏雨平,她是是曹桥中学99级学生,而陈永丰老师是她初中三年的班主任。

在回忆起陈老师时,夏雨平说:

他是我们的社会老师,我又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我性格比较热情,他的信心成功教育在我身上是体现的蛮淋漓尽致的,就是崇尚信心成功教育,信念不到,我们永远在天上,这一句话我记得很牢的。


夏雨平深受陈老师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也选择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这些年来,她时刻惦念着陈老师的父母。

几经周折,夏雨平终于探访到了陈老师的父母的行踪,原来陈老师父母家拆迁后搬到了新的小区。

在得知陈老师父母生活比较困难之后,陈老师的学生们成立了一个叫做“致青春,让爱永恒”的微信群,每人每月固定捐30元,帮助陈老师的父母。

消息很快在同学中传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致青春,让爱永恒”的微信群中,如今,群里已经有了72名学生。

从2016年开始,同学们每年去看望陈老师父母两次,痛失爱子的老人从学生们的关怀中得到了安慰和温暖。


看到网友评论说,“一定是位好老师,才能让学生铭记,短暂的一生也流光溢彩”。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陈永丰老师播撒下爱心的种子,最终传递到了自己家人手中。

所谓“好人有好报”大概就是如此吧,善良和温暖,在善良的人们手中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许许多多骇人听闻突破底线的事一瞬间就进入我们的视野。

有至亲至爱之人反目成仇最终血溅当场,也有人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拿起了屠刀,……面对这一切,我们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在人性的黑暗面之前,我们胆怯,更无所适从。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在自传里写到,“人的灵魂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憧憬光明,它无法克制想要逃离原始黑暗的冲动。”

人性本就是复杂无比的,如果说黑暗面是阴影的话,善良和爱就是驱散阴霾的阳光。

有人说,没有永恒的日头,却有从不迟到的黑夜。

可是,黑夜总有过去的时候,如果你还在为黑夜叹息流泪,就会错过照进眼里的第一缕日光。

当我们还在为人性的黑暗而叹息流泪,又如何拥抱和赞美人性的真善美呢?

《故事里的中国》栏目组曾经邀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孙玉晴和她的养母吴世菊。

她们的故事真正诠释了善良的意义。

1990年,一个叫孙玉晴的婴儿被丢弃在湖北随州市火车站的一个行李袋里,生活并不富裕的吴世菊把她捡回家悉心照料。

为了给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治病,养父养母省吃俭用,用尽了所有办法,甚至跪在了医生面前。

哪怕生活艰难,养父养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小玉晴,他们努力把小玉晴抚养成人。

养母每天在学校的各个垃圾桶里捡垃圾,接近八十多岁的养父则把垃圾分类后背到二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换取微薄的生活费。

孙玉晴在这样一个贫苦的家庭中慢慢成长,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裕,但养父养母却给了她全部的爱,被丢弃的孙玉晴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孙玉晴读大学时,养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孝顺懂事的孙玉晴时时刻刻记挂着养母的身体,往返的火车票集了满满一抽屉。

养父去世后,孙玉晴把养母安置在学校附近,一边照顾养母一边读研。


现今,孙玉晴成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在读博士。

2019年,她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孙玉晴在节目中诉说了自己的渴望:我渴望我妈能多留给我一些时间,我渴望能延续我爸妈的这种善良。

传承、延续,这是善良最重要的意义,也是对美德最好的回应。

有人说,我们普通人不过是时代的尘埃,轻飘飘的,风一吹就散了。

时代的山峰也往往是由一粒粒砂子汇聚而成,我们在这世上挣扎求生,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无论经历过怎样的黑暗和痛苦,带上善良和感恩,就会与温暖和希望不期而遇。



发布人:39d1****    IP:120.230.1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