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延迟退休将带来四大社会问题,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2021-03-14 21:27  浏览:46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作者:东方鸿鹄

微信公众号:针见 主笔

01

延期退休终于要来了。 日前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这意味着,2021-2025年期间,延迟退休方案将正式出台 。

延迟退休,事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大家都想知道未来的方案,到底是什么样,此前传说的各种“版本”是否靠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特别解析了未来延迟退休方案的基本原则。


具体包括:

第一,不会“一步到位”。

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

这点应该在很多人意料之中,基本与网传版本一致,有利于方案平稳推进,实现政策公平。

第二:不会搞“一刀切”。

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体现一定弹性。

这也是考虑了很多群体的真实想法。

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由此,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充分考虑多元化需求。

不搞“一刀切”,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延迟退休政策普遍建议。

第三:不是“齐步走”。

要与现行退休政策平稳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推进,逐步到位。

上面三点,是未来延迟退休方案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最硬核要素。具体方案如何,恐怕还会反复征求各方意义和建议。

前面说了,延迟退休涉及每一个家庭、单位和个人。哪些岗位哪些行业要延退,延迟退休和原来年龄退休,影响和差异何在?个人选择退休的空间和弹性有多大,也是未来方案能否稳妥推行的前提。

02

一旦延迟退休方案正式实施,必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首先,高龄群体就业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每一个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网友对“35岁求职危机”的讨论。

尽管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一旦过了35岁,就业和跳槽,选择空间越来越小。很多35岁以上的求职者,直接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35岁成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心中的一道门槛。不仅如此。4050群体更是成为就业“困难户”。

2019年华为宣布裁员,目标直指7000多名34岁以上员工。2020年7月,华为又宣布大改革,涉及裁员,对象80%都是35岁左右的员工。

为此有人在网上发文《华为裁员:“35岁怎么了!难道我们就不配拥有工作了吗?”》,引发网友共鸣和讨论。

其实不仅是华为,高龄员工容易被裁,是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语境下,一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50岁甚至60岁的群体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窘境?

现在大量的4050自由职业者,国家在社保、就业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政策优惠和补贴。一旦延迟退休后,大量的55岁甚至60岁高龄就业群体如果无法获得稳定的岗位,最终基本的生活保障,还得由国家兜底。

因此,国家必须破解求职35岁以上歧视问题。至少任何单位招聘时,非必要岗位,不得有年龄限制。

在这方面,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196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雇员年龄歧视法案》。法案要求,企业和雇主不得对40岁以上的雇员产生任何歧视。该法案适用于雇员20人及以上的企业。

法案规定,雇主不得因为年龄问题而拒绝雇用求职者或解雇在职人员;雇主不得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把年龄规定包括在内,除非年龄规定是“实际职业必需资格”。也就是说,美国绝大多数企业招聘,都不得把年龄限制在招聘信息中。

反观国内人员招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招聘,无不有35周岁以下的年龄要求。因此,消除35岁歧视,必须有制度和立法保障。这也是延迟退休要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次,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有约2亿灵活就业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缴纳了社保。

按照现在的社保政策,个人缴纳社保费满15年,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如果延迟退休,可能会挫伤大量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的积极性。

人人心里都有本账。原来说好缴满15年退休就能拿钱,现在政策一变,全不是原来那么回事。

对于灵活就业群体而言,如果延迟退休,不但意味着迟拿养老金,还意味着要多缴费,此消彼长,有人会感觉不划算了,可能索性就不想缴费了。

有媒体披露,此前南方某省社保缴费率已多年呈下降趋势。 为何个人不愿缴纳社保,除了自身收入等因素,福利和缴费相比是否划算,也是很多人容易想到的事。考虑到货币贬值和预期寿命等因素,一旦算下来未来拿的养老金,可能还不一定有缴的多,估计很多人会直接停缴,或者缴满15年就不再缴纳。

2亿灵活就业者中,很多人都是全职在家带娃的宝妈,一旦孩子上完学,这些宝妈有的基本就50岁左右了。原本缴费想着能退休拿钱,如果延迟退休,恐怕就难说了。

不仅仅是宝妈群体,大量灵活就业群体,只要用自己钱缴纳社保的,都会存在弃缴的想法。 这个问题需要正视。

再次,底层就业者生活保障问题。

目前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平稳。但身边,隐性失业半失业者,要比登记失业人数要高。

延迟退休后,一方面60岁左右的高龄群体,职业压力更大。哪怕国家政策再怎么完善,企业也可能以各种理由降低高龄员工,降低高龄员工收入。那么问题来了,50-60岁的高龄人群,很可能成为单位裁员对象。

你不退休,就把你裁掉。如果单位待不下去,拿退休金还没年龄,生活怎么办?

不仅如此,人到了60岁后,身体各方面机能也差,生病频率也会增大!如果收入得不过保障,可能基本生活都是问题。

所以对这类群体,国家当未雨绸缪出台配套政策,确保每一高龄人群家庭生活无忧。

最后,针对延迟退休可能面临的问题,鹄哥想说说,延迟退休方案的个人选择和话语权问题。

说实话,延迟退休,反对声最多的普通企业员工。体制内人员,几乎少有反对,有的反会支持。

为什么?因为体制单位内员工,没有失业压力,福利好收入高,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很多地方县乡(镇)一级,多数员工基本上50岁一过,就退居二线。有的地方四十多岁,升职无算可能就靠边站。很多人都是拿着工资无所事事,甚至不用坐班。对于这类群体,60岁还是65岁退休,根本没有多少区别?另一类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延长退休,意味着可以享受更长久的资源,可谓正中心意。


而普通企业员工,一旦延迟退休,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大大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未来延迟退休政策方案,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给底层老百姓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让每一个老年人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附件:

男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发布人:740c****    IP:106.39.0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