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乎自身未来权益,也与现在大家缴费的年限有关。缴费年限不同,未来所获得的权益也有所差别。养老保险规定最低的缴费年限是15年,那和交25年,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假设甲和乙的工资都是1万元,甲缴费15年,乙缴费25年。其他变量不变(上年月平均工资也是1万)的理想情况下,甲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2536元,乙每月可以领到4226元。也就是说乙比甲的退休金要高出60%。而且如果是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由于社保是强制缴纳的,所以你缴纳的年限越长,相应的公司也需要缴纳越长的年限。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如果是65岁退休了,那么大概到了76岁以后,虽然你社保中的钱所剩无几了,但还是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的,以前缴纳更高的养老金就能够享受更高的福利。
这也就意味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那具体是如何计算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养老金的领取公式: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是你现在每个月个人缴纳的养老金部分。所以缴纳的时间越久,最后的个人账户总额也会越高。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缴费年限×1%。这部分也涉及到养老金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高的,拿到的钱自然更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老王和邻居老李同时退休,其中老王交了15年社保,老李交了25年,个人缴纳比例为8%,他们每月工资6000元,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持平,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老王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8%*15*12/139=622元;基础养老金:(6000+6000*1)/2*15*1%=900元;那么,老王每个月一共可以领取养老金:622+900=1522元。老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8%*25*12/139=1036元;基础养老金:(6000+6000*1)/2*25*1%=1500元;那么,老李每个月一共可以领取养老金:1036+1500=2536元。
可以看到,老李每个月领的养老金比老王多1014元,时间一长,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所以,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你们懂了吗?
可能现在有人在想,社保连15年都没缴满,更别说25年了,我现在有机会一次性补够吗?答案是可以,但有门槛。
2019年开始,社保执行新规,一次性补缴的政策被加上了门槛,不是你想怎么补缴就怎么补缴的。新规明确规定:各个地区都不得违反我国的规定,采取一次性补缴费的方法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其他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也就是说,新规定并没有全盘禁止一次性补缴社保,只是对能一次性补缴社保的人员进行了条件限制。
目前,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只有3种情况:
① 集体企业有劳动关系的、未参加职工养老的已退休(2011年前)人员;② 曾参保过(2011年前)的大龄已退休人员:男69周岁以上,女59周岁以上;③ 国企、事业单位已退休(2011年前)人员。
因此,社保没缴满15年,现在只有这三种方法:
1、按月补缴,直到缴满15年虽然一次性补缴受到限制,但是职工还是可以选择按月参保缴费,也就是说,参保者可以选择一个月一个月缴纳,直到缴满15年又达到退休年龄,再开始领取养老金。这种方式适合年限欠缺不多的情况,如果欠的年限太多,距离退休年龄又太近,或者已经达到退休年龄,选择这种方式按月缴纳至满15年,以后领取的养老金年限也就会相应缩短。2、一次性补齐,但只有3种情况按照现在的规定,可以一次性补齐养老保险年限的只有3种情况:① 集体企业有劳动关系的已退休人员:2011年前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与集体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② 大龄已退休人员:2010年12月31日前在当地曾经参加过社保,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大龄已退休人员,要求男性在69周岁以上,女性在59周岁以上;③ 国企、事业单位已退休人员:曾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且2011年前退休的职工。
欠费时间年限过长,补缴其实还挺麻烦的,而且还影响未来自身所享受的权益。所以社保缴费千万不要拖欠,一定要按时缴纳。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或是在职人员,公司没有给你们缴纳社保的,可以找第三方机构代缴。如果大家有需求,可以来参保网参加代缴服务,参保网作为第三方机构,有专业的企业资质认证。具体可点开公众号页面详情游览。文:苏一(相关资料来自成都市就业局、知乎、百度网络)
如需代缴社保请关注参保网公众号